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页
    1.5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4-16页
        1.5.1 主要创新点第14页
        1.5.2 不足之处第14-16页
第2章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6-27页
    2.1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定义和框架体系第16-17页
    2.2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7-24页
        2.2.1 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发展第17-18页
        2.2.2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发展回顾第18-20页
        2.2.3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现状第20-24页
    2.3 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现状——以河北省辛集市为例第24-27页
        2.3.1 县域金融发展现状第24-25页
        2.3.2 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情况第25-27页
第3章 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分析及存在问题第27-42页
    3.1 建立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意义第27-30页
        3.1.1 建立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应对金融新发展、新情况的客观需求第27-28页
        3.1.2 建立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强监管、防风险的内在需要第28-29页
        3.1.3 建立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第29-30页
    3.2 基于协同学对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30-32页
        3.2.1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第30页
        3.2.2 协同学相关概念介绍第30-31页
        3.2.3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31-32页
    3.3 县域金融监管协同度模型的构建第32-33页
    3.4 县域金融监管协同度的测算和实证结果分析第33-36页
        3.4.1 指标选取第33-34页
        3.4.2 数据来源第34-35页
        3.4.3 计算结果第35页
        3.4.4 结果分析第35-36页
    3.5 案例分析第36-37页
        3.5.1 2016 年邯郸市馆陶县信用联社挤兑事件第36-37页
        3.5.2 案例剖析第37页
    3.6 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问题第37-42页
        3.6.1 机制内部存在问题第38-40页
        3.6.2 机制外部影响因素第40-42页
第4章 完善县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第42-48页
    4.1 修订法律,提升人民银行领导地位第42页
    4.2 厘清中央、地方金融监管职权第42-43页
    4.3 明确工作目标,构建评价体系第43-44页
    4.4 细化协调机制设计,增强有效性第44-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罚弱有限元方法求解二阶椭圆问题
下一篇:城市社区医院财政投入与规范化管理研究--以河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