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基本理论 | 第9-18页 |
(一) 知识产权侵权及赔偿 | 第9-11页 |
1、知识产权侵权现状的概述 | 第9-10页 |
2、我国知识产权赔偿的适用原则 | 第10-11页 |
(二)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之意涵及法律功能 | 第11-18页 |
1、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概述 | 第11-12页 |
2、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之法律功能 | 第12-13页 |
3、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理论梳理 | 第13-18页 |
二、知识产权赔偿之立法与司法实践考察 | 第18-30页 |
(一)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立法现状及未来立法趋势 | 第18-24页 |
1、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立法现状 | 第18-21页 |
2、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未来立法的趋势 | 第21-22页 |
3、域外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立法 | 第22-24页 |
4、国际组织、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 | 第24页 |
(二)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之司法实践 | 第24-26页 |
1、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的司法实践 | 第24-26页 |
2、国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惩罚性赔偿的判例 | 第26页 |
(三)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26-30页 |
1、现阶段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适用原则之缺陷 | 第26-28页 |
2、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28-29页 |
3、知识产权侵赔偿取证困难且容易出现重复诉讼 | 第29页 |
4、惩罚性赔偿易出现过度惩罚侵权人,过度保护被侵权人 | 第29-30页 |
三、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困境 | 第30-34页 |
(一)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1、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 第30-31页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竞争的需求 | 第31页 |
3、司法实践中侵权难以遏制的内在需要 | 第31-32页 |
(二)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两难境地:实践困境 | 第32-34页 |
1、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32-33页 |
2、是否能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相协调 | 第33-34页 |
四、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4-41页 |
(一)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具体的适用 | 第34-38页 |
1、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原则 | 第34-35页 |
2、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35-36页 |
3、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6页 |
4、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36-37页 |
5、惩罚性赔偿的限制 | 第37-38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制度程序机制的完善 | 第38-39页 |
1、完善证据制度 | 第38页 |
2、惩罚性赔偿在诉讼中的限制 | 第38-39页 |
3、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39页 |
(三)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具体赔偿方法 | 第39-41页 |
1、依比例关系确定赔偿数额 | 第39-40页 |
2、依照一定条件限制赔偿数额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