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1.2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体系转换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张拉吊索过程模拟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6-20页 |
2.1 合理成桥状态的判定 | 第16页 |
2.2 无应力状态法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2.3 吊索张拉过程难点和模拟 | 第18-19页 |
2.4 索鞍顶推的分析 | 第19-20页 |
第3章 天河南汊桥正装模拟分析 | 第20-41页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模拟 | 第20-23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3.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3.1.3 一次成桥平衡状态分析 | 第22-23页 |
3.2 吊索张拉方案的初步分析 | 第23-32页 |
3.2.1 张拉方向的探讨 | 第24-27页 |
3.2.2 改进的分级张拉方案探讨 | 第27-29页 |
3.2.3 改进的交替向前张拉方案探讨 | 第29-32页 |
3.3 吊索张拉方案的精细分析 | 第32-37页 |
3.3.1 与一次成桥状态做对比 | 第32-34页 |
3.3.2 方案六和方案十对比 | 第34-37页 |
3.3.3 小结 | 第37页 |
3.4 吊索张拉过程中的力学特性 | 第37-40页 |
3.4.1 吊杆力变化规律 | 第37-39页 |
3.4.2 主缆变化规律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天河北汊桥正装模拟分析 | 第41-57页 |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4.2 张拉方案初步分析 | 第43-49页 |
4.3 张拉方案再分析及主塔顶推 | 第49-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