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品质管理与质量控制论文

非接触式织物弯曲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织物弯曲性能测试的意义第10-11页
    1.2 织物弯曲性能早期理论研究与测试方法第11-14页
        1.2.1 织物弯曲性能早期理论研究第11-12页
        1.2.2 织物弯曲性能测量的传统方法第12-14页
    1.3 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新技术第14-16页
        1.3.1 图像处理技术第15页
        1.3.2 BP神经网络技术第15-16页
        1.3.3 有限元分析技术第16页
        1.3.4 模拟仿真技术第16页
    1.4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弯曲性能测试新方法第16-18页
        1.4.1 弯曲形态测试方法第17页
        1.4.2 水滴测试法第17-18页
        1.4.3 栅格照明成像测试法第18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的建立第20-45页
    2.1 实验方法的测试原理第20页
    2.2 硬件模块第20-27页
        2.2.1 自动送样装置第21-23页
        2.2.2 图像采集装置第23-27页
    2.3 软件模块第27-38页
        2.3.1 OpenCV简介第28-29页
        2.3.2 图像预处理第29-35页
        2.3.3 关键帧运算第35-36页
        2.3.4 指标计算第36-38页
        2.3.5 数据存储第38页
    2.4 实验步骤第38-39页
    2.5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第39-42页
        2.5.1 摄像头位置第39-40页
        2.5.2 试样颜色第40页
        2.5.3 关键帧第40-41页
        2.5.4 伸出长度第41-42页
    2.6 系统的重现性第42-43页
    2.7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方法对比分析第45-61页
    3.1 实验准备第45-47页
        3.1.1 实验环境第45页
        3.1.2 试样的选取第45页
        3.1.3 试样的制备第45页
        3.1.4 试样厚度的测量第45-46页
        3.1.5 试样单位面积质量的测量第46-47页
    3.2 实验仪器与指标第47-48页
        3.2.1 实验仪器第47页
        3.2.2 实验指标第47-48页
    3.3 实验结果第48-51页
        3.3.1 弯曲长度、弯曲刚度的测量结果第48-50页
        3.3.2 拟合曲线方程第50-51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第51-56页
        3.4.1 两种测试方法弯曲长度的比较第51-52页
        3.4.2 两种测试方法弯曲刚度的比较第52-53页
        3.4.3 两种测试方法稳定性的比较第53-56页
        3.4.4 本课题方法的优点第56页
    3.5 丝织物弯曲性能测试与分析第56-59页
        3.5.1 两种测试方法弯曲长度的比较第57-58页
        3.5.2 两种测试方法弯曲刚度的比较第58-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1-62页
    4.2 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附录第70-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RP酶促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接枝蚕丝的探究
下一篇:含磷硅溶胶对棉和羊毛织物的阻燃疏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