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盐碱胁迫下半野生棉抗性评价与调控机理初步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盐胁迫对棉花的危害 | 第13-15页 |
1.1.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3-14页 |
1.1.2 盐胁迫对棉花生理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 植物在盐胁迫下的应答机制 | 第15-18页 |
1.2.1 盐胁迫信号感知与转导 | 第16-17页 |
1.2.2 调控机制 | 第17-18页 |
1.3 棉花耐盐碱研究意义与展望 | 第18-20页 |
1.3.1 棉花耐盐碱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3.2 棉花耐盐碱研究展望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半野生棉复合盐碱胁迫下综合评价 | 第20-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1.3 取样及指标测定 | 第21页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1-22页 |
2.1.4.1 主成分赋权灰色模型综合评价 | 第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2.2.1 复合盐碱胁迫后6份棉花综合评价 | 第22-25页 |
2.2.2 聚类分析 | 第25页 |
2.2.3 复合盐碱胁迫对棉花表型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27-28页 |
2.3.1 复合盐碱胁迫下6份棉材料综合评价 | 第27页 |
2.3.2 复合盐碱对6份棉材料表型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复合盐碱胁迫下半野生棉生理生化分析 | 第28-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3.1.3 取样及指标测定 | 第28-31页 |
3.1.3.1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 第29页 |
3.1.3.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第29页 |
3.1.3.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第29-30页 |
3.1.3.4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测定 | 第30页 |
3.1.3.5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第30页 |
3.1.3.6 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 | 第30页 |
3.1.3.7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3.1.3.8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31页 |
3.1.3.9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31页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1-32页 |
2.1.4.1 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3.1.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3.2.1 耐盐性与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2-34页 |
3.2.2 耐盐性相关生理指标RAPX活性变化 | 第34-35页 |
3.2.3 耐盐性相关生理指标RCAT活性变化 | 第35页 |
3.2.4 耐盐性相关生理指标RASAR活性变化 | 第35-37页 |
3.2.5 耐盐性相关生理指标LPOD活性变化 | 第37页 |
3.2.6 耐盐性相关生理指标RPOD活性变化 | 第37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复合盐碱胁迫下ROS响应通路分析 | 第39-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4.1.1 试验材料与数据 | 第39页 |
4.1.2 ROS产生与清除系统相关基因鉴定 | 第39页 |
4.1.3 转录组Clean data比对 | 第39页 |
4.1.4 ROS产生与清除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39-4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3页 |
4.2.1 ROS产生与清除相关基因鉴定 | 第40-46页 |
4.2.2 ROS产生与清除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46-53页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53-55页 |
4.3.1 ROS产生与清除相关基因鉴定 | 第53页 |
4.3.2 复合盐碱胁迫 48h后ROS的生成 | 第53页 |
4.3.3 复合盐碱胁迫 48h后ROS的清除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