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解析 | 第15-19页 |
2.1 核心概念解析 | 第15-16页 |
2.1.1 公共服务 | 第15页 |
2.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第15-16页 |
2.2 基本理论解析 | 第16-19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介绍 | 第19-26页 |
3.1 淄博市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20页 |
3.1.1 必要性 | 第19页 |
3.1.2 可行性 | 第19-20页 |
3.2 淄博市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措施 | 第20-24页 |
3.2.1 购买公共服务的宏观做法 | 第20-22页 |
3.2.2 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实践 | 第22-23页 |
3.2.3 购买公共服务的管理考核办法 | 第23-24页 |
3.3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效 | 第24-26页 |
3.3.1 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 第24-25页 |
3.3.2 让群众享受到更为专业的服务 | 第25页 |
3.3.3 有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 第25-26页 |
第4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30页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4.1.1 社会组织被认可程度低,公信力不足 | 第26页 |
4.1.2 政府人员购买意识薄弱 | 第26页 |
4.1.3 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 | 第26-27页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30页 |
4.2.1 社会组织力量欠缺,规范化程度低 | 第27-28页 |
4.2.2 政府部门权责不清,改革动力不足 | 第28页 |
4.2.3 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 | 第28-29页 |
4.2.4 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健全 | 第29-30页 |
第5章 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 第30-34页 |
5.1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 第30-31页 |
5.1.1 英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 第30页 |
5.1.2 美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 第30-31页 |
5.2 国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 第31-32页 |
5.2.1 上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 第31页 |
5.2.2 广东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 | 第31-32页 |
5.3 对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总结 | 第32-34页 |
5.3.1 重视制度建设 | 第32页 |
5.3.2 严格的购买流程和完备的评估、监管体系 | 第32-33页 |
5.3.3 注重培育社会组织,资金来源多元化 | 第33-34页 |
第6章 淄博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34-42页 |
6.1 培育壮大社会组织 | 第34-36页 |
6.1.1 加大财力物力支持 | 第34-35页 |
6.1.2 提高社会组织的人员素质 | 第35页 |
6.1.3 扩大社会组织影响力 | 第35-36页 |
6.2 畅通信息互通机制 | 第36-37页 |
6.2.1 强化政策执行过程的反馈机制 | 第36页 |
6.2.2 建立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交流平台 | 第36-37页 |
6.2.3 积极吸纳公众的意见建议 | 第37页 |
6.3 政府转变购买公共服务观念 | 第37-39页 |
6.3.1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 第37-38页 |
6.3.2 学习先进地区经验 | 第38页 |
6.3.3 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 | 第38-39页 |
6.4 制定合理完善的配套制度 | 第39-40页 |
6.4.1 充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 | 第39页 |
6.4.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第39-40页 |
6.5 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 第40-42页 |
6.5.1 加强内部监督评价体系 | 第40页 |
6.5.2 完善外部监督评价体系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