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第16-18页 |
2.1.1 行政审批 | 第16页 |
2.1.2 行政审批制度 | 第16页 |
2.1.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第16-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8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状况 | 第19-25页 |
3.1 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及成效 | 第19-22页 |
3.1.1 以清理审批事项为重点,明确权力边界 | 第19-20页 |
3.1.2 以理顺权责关系为重点,畅通权力运行 | 第20页 |
3.1.3 以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促进提速增效 | 第20-22页 |
3.2 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举措 | 第22-25页 |
3.2.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 第22页 |
3.2.2 实行清单管理制度 | 第22-23页 |
3.2.3 落实监管“双随机、一公开” | 第23页 |
3.2.4 改革重心下移 | 第23-24页 |
3.2.5 申建行政审批局 | 第24-25页 |
第4章 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4.1 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4.1.1 事项清减方面 | 第25页 |
4.1.2 承接落实方面 | 第25-26页 |
4.1.3 改革重心下移方面 | 第26-27页 |
4.1.4 审批效能方面 | 第27-28页 |
4.1.5 监管约束方面 | 第28页 |
4.2 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4.2.1 政府与市场边界仍不清晰 | 第28-29页 |
4.2.2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 第29页 |
4.2.3 法律法规修编相对滞后 | 第29-30页 |
第5章 国内县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第30-34页 |
5.1 成都市武侯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 | 第30-31页 |
5.1.1 成立首家行政审批局 | 第30页 |
5.1.2 制定审批服务标准体系 | 第30-31页 |
5.1.3 建设审批服务信息系统 | 第31页 |
5.1.4 完善审批内外监管机制 | 第31页 |
5.2 嘉兴市南湖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 | 第31-32页 |
5.2.1 优化审批资源 | 第31-32页 |
5.2.2 构建审批标准 | 第32页 |
5.2.3 重塑审批方式 | 第32页 |
5.3 对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32-34页 |
5.3.1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 第32-33页 |
5.3.2 建立审批服务标准 | 第33页 |
5.3.3 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 | 第33页 |
5.3.4 审批监管协调运行 | 第33-34页 |
第6章 深化山东省J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34-40页 |
6.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第34-35页 |
6.1.1 创建法治政府 | 第34页 |
6.1.2 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34-35页 |
6.1.3 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 第35页 |
6.2 加大改革落实力度 | 第35-37页 |
6.2.1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 | 第35-36页 |
6.2.2 提升承接落实能力 | 第36页 |
6.2.3 推进改革重心下移 | 第36-37页 |
6.3 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 第37-38页 |
6.3.1 创新服务理念 | 第37页 |
6.3.2 创新服务方式 | 第37页 |
6.3.3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 第37-38页 |
6.3.4 提升中介服务水平 | 第38页 |
6.4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 第38-40页 |
6.4.1 理顺改革监管体制 | 第38-39页 |
6.4.2 建立综合监管体系 | 第39页 |
6.4.3 探索新动能审慎监管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