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1 聚丁二烯橡胶的历史、现状和前沿 | 第13-14页 |
1.2. 稀土催化体系合成聚丁二烯 | 第14-18页 |
1.2.1 稀土催化剂的组成及作用 | 第14-16页 |
1.2.2 稀土催化双烯烃聚合体系 | 第16-18页 |
1.3 双峰/宽分布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8-22页 |
1.3.1 制备双峰/宽分布聚合物的方法 | 第19-20页 |
1.3.2 茂金属催化剂混合催化体系 | 第20页 |
1.3.3 茂金属催化剂与Ziegler-Natta催化剂混合体系 | 第20-21页 |
1.3.4 载体型双金属催化体系 | 第21-22页 |
1.3.5 聚合工艺条件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第22页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2.1.1 主要原料 | 第24页 |
2.1.2 辅助原料 | 第24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5页 |
2.3.1 催化剂制备 | 第25页 |
2.3.2 聚合反应 | 第25页 |
2.3.3 聚合产物后处理 | 第25页 |
2.4 分析与表征 | 第25-27页 |
2.4.1 聚合转化率 | 第25-26页 |
2.4.2 粘均分子量 | 第26页 |
2.4.3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第26页 |
2.4.4 ~(13)C-NMR表征 | 第26页 |
2.4.5 紫外光谱表征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7-65页 |
3.1. 高活性稀土催化体系 | 第27-38页 |
3.1.1 OCT加入顺序对于Bd聚合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2 OCT的用量对于Bd聚合的影响 | 第29-32页 |
3.1.3 OCT和RE间的络合条件对于Bd聚合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4 四元催化体系的陈化条件对于Bd聚合的影响 | 第34-37页 |
3.1.5 聚丁二烯微观结构的表征 | 第37-38页 |
3.2 改进稀土催化体系 | 第38-46页 |
3.2.1 CF作为活化剂 | 第39-40页 |
3.2.2 ETCA作为活化剂 | 第40-44页 |
3.2.3 CF和ETCA作为活化剂的催化体系动力学 | 第44-46页 |
3.3. 双峰聚丁二烯的合成 | 第46-65页 |
3.3.1. 预先形成两种活性中心 | 第46-51页 |
3.3.2. 预先形成活性中心A,原位形成活性中心B | 第51-56页 |
3.3.3. 原位生成两种活性中心 | 第56-63页 |
3.3.4. 改变工艺条件的探索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