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第1章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概述 | 第10-20页 |
1.1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界定 | 第10-14页 |
1.1.1 职务犯罪的涵义 | 第10-11页 |
1.1.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范围 | 第11-13页 |
1.1.3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内涵 | 第13-14页 |
1.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发案率呈频发态势 | 第14-15页 |
1.2.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社会影响日益凸显 | 第15-17页 |
1.3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 第17-20页 |
1.3.1 犯罪主体身份相对固定且共同犯罪居多 | 第17-18页 |
1.3.2 犯罪领域较为集中 | 第18-19页 |
1.3.3 作案手段呈多样化 | 第19-20页 |
第2章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 第20-27页 |
2.1 主观原因 | 第20-22页 |
2.1.1 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 | 第20-21页 |
2.1.2 选任制度存在弊端,“村官”待遇普遍偏低 | 第21-22页 |
2.2 制度原因 | 第22-24页 |
2.2.1 村级财务管理混乱 | 第22-23页 |
2.2.2 监督手段乏力 | 第23-24页 |
2.3 法制原因 | 第24-27页 |
2.3.1 法律适用难以掌握 | 第24-25页 |
2.3.2 预防性立法缺位 | 第25-27页 |
第3章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 第27-32页 |
3.1 抓好犯罪主体的预防 | 第27-28页 |
3.1.1 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提高法制观念 | 第27页 |
3.1.2 把好干部选用关,改善“村官”待遇 | 第27-28页 |
3.2 规范村级事务管理 | 第28-30页 |
3.2.1 健全村级事务管理制度 | 第28-29页 |
3.2.2 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 | 第29-30页 |
3.3 完善相关立法 | 第30-32页 |
3.3.1 规范健全相关法律规定 | 第30-31页 |
3.3.2 建立专门职务犯罪预防立法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