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侯孝贤及其电影作品 | 第7-8页 |
2.研究背景 | 第8-9页 |
3.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1.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研究视角 | 第11页 |
3.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一、侯孝贤电影中的声音元素 | 第13-18页 |
(一)侯孝贤电影中的“语言” | 第13-15页 |
(二)侯孝贤电影中的“音响” | 第15-16页 |
(三)侯孝贤电影中的“音乐” | 第16-18页 |
二、侯孝贤电影声音的审美倾向 | 第18-31页 |
(一)侯孝贤电影声音的“现实感” | 第18-21页 |
1.人物语言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 第18-19页 |
2.环境音响的临场感与层次感 | 第19-20页 |
3.同期录音带来的空间感与外延感 | 第20-21页 |
(二)侯孝贤电影声音的“诗意性” | 第21-31页 |
1.流于生活、消解叙事的“画外音” | 第21-26页 |
2.耽于气韵、拒绝煽情的音乐剪辑 | 第26-30页 |
3.用字幕书写的声音留白 | 第30-31页 |
三、影响侯孝贤电影声音创作的因素 | 第31-36页 |
(一)导演电影观念对声音创作风格的影响 | 第31-33页 |
(二)声音团队对声音创作品质的影响 | 第33-36页 |
四、侯孝贤电影声音艺术的价值与魅力 | 第36-45页 |
(一)民族气质的彰显——与小津安二郎电影声音的比较研究 | 第36-38页 |
(二)感性的表达——与杨德昌电影声音的比较研究 | 第38-39页 |
(三)传统美学的诗性流露——与贾樟柯电影声音的比较研究 | 第39-41页 |
(四)作者气质的一以贯之——谈《刺客聂隐娘》的声音设计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