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词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1 国内外水稻育种进展 | 第11-13页 |
1.1.1 水稻矮化育种 | 第11-12页 |
1.1.2 杂交稻育种 | 第12页 |
1.1.3 水稻超高产育种 | 第12-13页 |
1.2 水稻株型与高产 | 第13-16页 |
1.2.1 水稻株高与产量 | 第13-14页 |
1.2.2 叶型特征与产量 | 第14页 |
1.2.3 穗型特征与产量 | 第14-15页 |
1.2.4 茎蘖动态与产量 | 第15-16页 |
1.3 倒伏性状研究 | 第16-20页 |
1.3.1 倒伏对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1.3.2 水稻倒伏类型及原因 | 第16-17页 |
1.3.3 植株形态与倒伏 | 第17-19页 |
1.3.4 栽培管理与倒伏 | 第19-20页 |
1.3.5 倒伏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水稻株型基因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4.1 株高相关基因 | 第21页 |
1.4.2 分蘖相关基因 | 第21-22页 |
1.4.3 穗型相关基因 | 第22-23页 |
1.4.4 理想株型基因 | 第23-24页 |
2 引言 | 第24-26页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4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3.2 试验基地 | 第26页 |
3.3 试验仪器 | 第26页 |
3.4 试验设计 | 第26-28页 |
3.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8-29页 |
3.5.1 群体质量测定 | 第28页 |
3.5.2 茎秆粗壮程度及其抗倒伏能力测定 | 第28-29页 |
3.5.3 产量测定 | 第29页 |
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65页 |
4.1 IPA1基因纯合试验材料优势分析 | 第30-48页 |
4.1.1 产量及产量结构 | 第30-34页 |
4.1.2 群体质量 | 第34-48页 |
4.2 水稻茎秆形态性状与其抗折力之间的关系 | 第48-65页 |
4.2.1 茎秆物理、解剖性状与抗倒伏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1页 |
4.2.2 节间抗折力间的分析 | 第51-53页 |
4.2.3 茎秆物理性状间的分析 | 第53-60页 |
4.2.4 茎秆解剖结构的分析 | 第60-65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65-70页 |
5.1 讨论 | 第65-68页 |
5.1.1 IPA1基因对水稻分蘖性状的影响 | 第65页 |
5.1.2 IPA1基因对水稻穗型性状的影响 | 第65-66页 |
5.1.3 IPA1基因对水稻茎秆性状的影响 | 第66页 |
5.1.4 栽培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5.1.5 栽培条件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第67页 |
5.1.6 栽培条件对茎秆各节间抗折断能力的影响 | 第67-68页 |
5.2 结论 | 第68-70页 |
5.2.1 IPA1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 第68-69页 |
5.2.2 高产和抗倒的栽培条件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