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岩相互作用对储层渗透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为例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 1.1 论文来源、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 1.1.1 论文来源 | 第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1.3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 1.2.1 白云岩储层的分布情况 | 第14-16页 |
| 1.2.2 白云石成因模式及动力学解释 | 第16-17页 |
| 1.2.3 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 | 第17-18页 |
| 1.2.4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 第18-22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1.3.1 研究区沉积特征 | 第22页 |
| 1.3.2 白云石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页 |
| 1.3.3 陆源碎屑岩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模拟 | 第22-23页 |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3页 |
|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6-33页 |
| 2.1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 第26-27页 |
| 2.2 研究层位地质概况 | 第27-33页 |
| 2.2.1 奥陶系(O),马家沟组: | 第27-29页 |
| 2.2.2 二叠系(P) | 第29-33页 |
| 第3章 反应地球化学运移数值模拟的理论和方法 | 第33-42页 |
| 3.1 地球化学中的热力学方法 | 第33-34页 |
| 3.2 水文地球化学反应简介 | 第34-36页 |
| 3.3 水岩反应速率方程 | 第36-37页 |
| 3.4 孔隙度及渗透率变化 | 第37-39页 |
| 3.4.1 孔隙度处理方法 | 第37-38页 |
| 3.4.2 渗透率处理方法 | 第38-39页 |
| 3.5 软件介绍 | 第39-42页 |
| 第4章 白云石化作用数值模拟 | 第42-53页 |
| 4.1 白云石化作用发生机理 | 第42-43页 |
| 4.2 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深度研究 | 第43-45页 |
| 4.3 白云石化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5-51页 |
| 4.3.1 模型设置 | 第45-47页 |
| 4.3.2 模拟方案设置 | 第47-48页 |
| 4.3.3 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成岩序列数值模拟 | 第53-77页 |
| 5.1 基本概念 | 第53-54页 |
| 5.1.1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 第53页 |
| 5.1.2 成岩作用类型 | 第53-54页 |
| 5.2 模型建立 | 第54-63页 |
| 5.2.1 概念模型 | 第54-56页 |
| 5.2.2 模拟阶段划分 | 第56-59页 |
| 5.2.3 其他模拟条件 | 第59-63页 |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3-75页 |
| 5.3.1 早成岩 A 期 | 第63-68页 |
| 5.3.2 早成岩 B 期 | 第68-71页 |
| 5.3.3 晚成岩 A 期 | 第71-73页 |
| 5.3.4 晚成岩 B 期 | 第73-7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79页 |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 6.2 建议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91页 |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及所获奖项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