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

新疆乌恰乌拉根铅锌矿床成因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言第11-21页
    1.1 研究简史与存在问题第11-15页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页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第16-17页
    1.5 完成的工作量第17-18页
    1.6 主要成果第18-21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21-34页
    2.1 乌拉根铅锌矿床的独特之处:与油气有关第21-26页
    2.2 造山与沉积:区域成矿背景综述第26-30页
    2.3 铅锌矿床研究综述第30-32页
    2.4 与油气有关金属矿床的研究综述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34-55页
    3.1 地层第35-44页
    3.2 构造第44-48页
    3.3 岩浆岩第48页
    3.4 区域油气特征第48-51页
    3.5 区域矿产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55-74页
    4.1 矿区地层第55-59页
    4.2 含矿沉积岩物理特征第59页
    4.3 含矿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第59-61页
    4.4 矿区构造第61-64页
    4.5 岩浆岩特征第64页
    4.6 矿体特征第64-65页
    4.7 矿石特征第65-68页
    4.8 矿床油气特征第68-70页
    4.9 围岩蚀变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74-107页
    5.1 成矿物质来源第74-85页
    5.2 成矿流体特征第85-95页
    5.3 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第95-101页
    5.4 成矿时代研究: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第101-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与区域金属矿床有机地球化学对比第107-121页
    6.1 区域铀矿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以巴什布拉克铀矿为例第107-119页
    6.2 乌恰中新生代盆地大规模油气还原成矿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七章 油气还原成矿作用分析:油气与矿床形成的关系第121-136页
    7.1 乌拉根铅锌矿床成因评述第121-123页
    7.2 来自砂岩型铀矿和砂(页)岩型铜矿的启示第123-125页
    7.3 与云南金顶铅锌矿的对比第125-127页
    7.4 油气作为铅锌运移的载体和还原剂第127-130页
    7.5 矿床形成过程第130-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结论第136-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6页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数据库中的反k近邻查询方法
下一篇:基于联合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