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本论文关键概念 | 第11-16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20页 |
2 一维和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结构中电磁场的传输理论 | 第20-46页 |
2.1 电磁场的定义形式 | 第20-25页 |
2.2 一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平板结构中单色场的传输理论 | 第25-28页 |
2.3 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光栅结构中电磁场的传输理论 | 第28-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多层金属-电介质混合平板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 | 第46-73页 |
3.1 宽谱透射器-透明电极 | 第46-56页 |
3.2 窄带吸收器-太赫兹区域 | 第56-66页 |
3.3 宽谱吸收器-吸波材料 | 第66-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单层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 | 第73-107页 |
4.1 含狭缝和凹槽的复合光栅对电磁波散射研究-厚光栅 | 第73-86页 |
4.2 含狭缝和凹槽的复合光栅对电磁波散射研究-薄光栅 | 第86-96页 |
4.3 非对称环境下单层金属光栅的散射特性研究 | 第96-10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5 多层二维金属-电介质混合微纳结构中共振现象的研究 | 第107-134页 |
5.1 超薄银光栅和无定型硅构成的光学吸收器 | 第107-115页 |
5.2 双层金属光栅结构中稳健宽谱透射的研究 | 第115-125页 |
5.3 多层光栅中宽谱吸收的研究 | 第125-13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34-13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34-136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3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