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5-16页 |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酶催化串联合成手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19-55页 |
2.1 酶催化串联一锅法研究进展 | 第19-39页 |
2.1.1 双酶催化串联一锅法 | 第21-29页 |
2.1.2 多酶催化串联一锅法 | 第29-33页 |
2.1.3 化学-酶催化串联一锅法 | 第33-39页 |
2.2 酶催化不对称多功能反应研究进展 | 第39-46页 |
2.2.1 不对称aldol加成反应 | 第40-42页 |
2.2.2 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 第42-44页 |
2.2.3 不对称Henry反应 | 第44-45页 |
2.2.4 不对称Mannich反应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第三章 双酶催化串联两步法合成手性β-硝基醇 | 第55-85页 |
3.1 引言 | 第55-5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6-6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6-57页 |
3.2.2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3.2.3 化合物编号及其分子结构 | 第58-59页 |
3.2.4 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具体实验步骤 | 第59-61页 |
3.2.5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61-64页 |
3.2.6 化合物手性检测条件 | 第64-66页 |
3.3 D-氨基酸酰化酶催化Henry反应的研究 | 第66-72页 |
3.3.1 酶源对酶催化Henry反应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2 溶剂对酶催化Henry反应的影响 | 第67-68页 |
3.3.3 温度对酶催化Henry反应的影响 | 第68页 |
3.3.4 底物摩尔比对酶催化Henry反应的影响 | 第68-69页 |
3.3.5 底物结构对DA酶催化Henry反应的影响 | 第69-72页 |
3.4 PS-IM酶催化双β-氢型β-硝基醇手性拆分的研究 | 第72-77页 |
3.4.1 酶源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3.4.2 溶剂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73-75页 |
3.4.3 温度及时间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75-76页 |
3.4.4 底物结构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76-77页 |
3.5 PS-CI酶催化无β-氢型β-硝基醇手性拆分的研究 | 第77-83页 |
3.5.1 酶源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77-79页 |
3.5.2 溶剂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79-80页 |
3.5.3 温度和时间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80-81页 |
3.5.4 底物结构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81-83页 |
3.6 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
第四章 单酶催化串联一锅法合成手性β-氨基酸酯 | 第85-119页 |
4.1 引言 | 第85-8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6-100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86-88页 |
4.2.2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88-89页 |
4.2.3 化合物编号及其分子结构 | 第89-90页 |
4.2.4 化合物合成以及具体实验步骤 | 第90-93页 |
4.2.5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93-98页 |
4.2.6 化合物手性检测条件 | 第98-100页 |
4.3 CAL-B酶催化外消旋胺手性拆分的研究 | 第100-104页 |
4.3.1 酶源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4.3.2 溶剂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4.3.3 温度及时间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4.4 CAL-B酶催化(S)构型胺氮杂Michael反应的研究 | 第104-107页 |
4.4.1 酶源对氮杂Michael加成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4.4.2 溶剂对氮杂Michael加成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4.4.3 温度对氮杂Michael加成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4.5 CAL-B催化外消旋胺拆分/Michael加成串联一锅法研究 | 第107-112页 |
4.5.1 酰基供体对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4.5.2 溶剂对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4.5.3 酰基供体比例对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4.5.4 Michael受体比例对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4.5.5 一锅法反应规模放大实验 | 第111-112页 |
4.6 底物结构对CAL-B酶催化串联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4.6.1 苯环上取代基对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4.6.2 外消旋胺结构对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4.6.3 Michael加成受体对一锅法效果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4.7 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第五章 双酶催化串联一锅法合成手性β-羟基酮 | 第119-159页 |
5.1 引言 | 第119-12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0-134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20-122页 |
5.2.2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122-123页 |
5.2.3 化合物编号及其分子结构 | 第123-124页 |
5.2.4 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具体实验步骤 | 第124-127页 |
5.2.5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127-133页 |
5.2.6 化合物手性检测条件 | 第133-134页 |
5.3 MML酶催化脱羧aldol反应的研究 | 第134-143页 |
5.3.1 酶源对脱羧aldol反应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5.3.2 溶剂对脱羧aldol反应的影响 | 第135-137页 |
5.3.3 水含量对脱羧aldol反应的影响 | 第137-138页 |
5.3.4 底物摩尔比对脱羧aldol反应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5.3.5 底物结构对脱羧aldol反应的影响 | 第139-141页 |
5.3.6 MML酶催化脱羧aldol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141-143页 |
5.4 CAL-B酶催化单苯环取代β-羟基酮手性拆分的研究 | 第143-148页 |
5.4.1 酶源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5.4.2 溶剂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44-145页 |
5.4.3 酰基供体比例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5.4.4 添加水量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46-147页 |
5.4.5 底物结构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5.5 CAL-A酶催化双苯环取代β-羟基酮手性拆分的研究 | 第148-152页 |
5.5.1 酶源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5.5.2 溶剂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50-151页 |
5.5.3 酰基供体比例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51页 |
5.5.4 底物结构对手性拆分效果的影响 | 第151-152页 |
5.6 双酶催化串联一锅法合成手性β-羟基酮的研究 | 第152-156页 |
5.6.1 水含量对一锅法反应效果的影响 | 第152-154页 |
5.6.2 MML/CAL-B催化串联一锅法合成手性β-羟基酮 | 第154-155页 |
5.6.3 MML/CAL-A催化串联一锅法合成手性β-羟基酮 | 第155-156页 |
5.7 小结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59页 |
第六章 DA酶微球催化串联合成手性β-硝基醇的研究 | 第159-185页 |
6.1 引言 | 第159-160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60-166页 |
6.2.1 实验试剂 | 第160-161页 |
6.2.2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161-162页 |
6.2.3 离子液体分子结构 | 第162页 |
6.2.4 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具体实验步骤 | 第162-166页 |
6.3 DA@pIL的制备及形貌研究 | 第166-172页 |
6.3.1 油/水比例对DA@pIL形貌影响 | 第167-168页 |
6.3.2 TEMED/APS添加量对DA@pIL形貌影响 | 第168-169页 |
6.3.3 乳液聚合温度和时间对DA@pIL形貌影响 | 第169-170页 |
6.3.4 DA@pIL催化Henry反应活性研究 | 第170-172页 |
6.4 水相配比对封装DA酶催化Henry反应活性影响 | 第172-180页 |
6.4.1 离子液体浓度对封装DA酶催化活性影响 | 第172-175页 |
6.4.2 交联剂浓度对封装DA酶催化活性影响 | 第175-177页 |
6.4.3 酶浓度对封装DA酶催化活性影响 | 第177-178页 |
6.4.4 离子液体种类对封装DA酶催化活性影响 | 第178-180页 |
6.5 DA@pIL催化合成β-硝基醇研究 | 第180-182页 |
6.5.1 DA@pIL催化合成外消旋β-硝基醇 | 第180-181页 |
6.5.2 DA@pIL/PS-IM催化串联一锅合成手性β-硝基醇 | 第181-182页 |
6.6 小结 | 第182-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85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85-189页 |
附录 | 第189-19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