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1 系统研发背景 | 第13页 |
1.2 基于GIS的管网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系统研发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第16-18页 |
第2章 GIS开发平台及技术概况 | 第18-31页 |
2.1 GIS的概念及功能 | 第18-19页 |
2.1.1 GIS概述 | 第18-19页 |
2.1.2 GIS基本功能 | 第19页 |
2.2 GIS开发及相关技术概述 | 第19-24页 |
2.2.1 GIS开发模式及特点 | 第19-21页 |
2.2.2 GIS平台系统选型 | 第21-22页 |
2.2.3 组件式GIS技术 | 第22-23页 |
2.2.4 WebGIS技术 | 第23-24页 |
2.3 ArcGIS的二次开发 | 第24-27页 |
2.3.1 基于Arc Eng ine开发 | 第25-26页 |
2.3.2 基于ArcGIS Server的开发 | 第26-27页 |
2.4 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案例 | 第27-31页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1-36页 |
3.1 杭州水务管网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31-32页 |
3.2 上一版MAPGIS平台的杭州供水管网信息系统 | 第32-34页 |
3.3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3.3.1 业务需求分析 | 第34页 |
3.3.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第4章 杭州水务管网综合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36-48页 |
4.1 系统平台及工具选择 | 第36页 |
4.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6-41页 |
4.2.1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第36-38页 |
4.2.2 系统总体模块设计 | 第38-39页 |
4.2.3 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39-40页 |
4.2.4 系统的输入设计 | 第40-41页 |
4.2.5 系统的输出设计 | 第41页 |
4.3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41-43页 |
4.3.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41-42页 |
4.3.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3-45页 |
4.4.1 概念模型设计 | 第44-45页 |
4.4.2 物理设计 | 第45页 |
4.5 系统模型库设计 | 第45-48页 |
4.5.1 模拟关阀分析模型 | 第45-46页 |
4.5.2 管网水力模型 | 第46-48页 |
第5章 杭州水务管网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48-77页 |
5.1 系统功能实现 | 第48-70页 |
5.1.1 管网输入编辑子系统 | 第48-50页 |
5.1.2 管网管理子系统 | 第50-54页 |
5.1.3 管网web发布子系统 | 第54-55页 |
5.1.4 管网维护子系统 | 第55-57页 |
5.1.5 运行调度子系统 | 第57-63页 |
5.1.6 用户水表管理子系统 | 第63-67页 |
5.1.7 事故处理子系统 | 第67-69页 |
5.1.8 管网设计子系统 | 第69-70页 |
5.2 管网事故应急抢修 | 第70-75页 |
5.2.1 管网事故原因及深度优先搜索 | 第70-71页 |
5.2.2 管网抢修分析实现 | 第71-75页 |
5.3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 第75-77页 |
5.3.1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 第75页 |
5.3.2 系统用户界面类型与风格 | 第75-76页 |
5.3.3 系统工具条设计 | 第76-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