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二灰碎石废料再利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泡沫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简介及应用前景 | 第14-16页 |
1.4.1 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1.4.2 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5.1 旧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及评价 | 第16-17页 |
1.5.2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 第17页 |
1.5.3 再生混合料施工工艺研究 | 第17页 |
1.5.4 实体工程检测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旧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调查评价及设计概要 | 第18-24页 |
2.1 养护与维修历史 | 第18页 |
2.2 公路病害情况 | 第18-20页 |
2.3 公路强度调查 | 第20-21页 |
2.4 典型病害的挖坑检测 | 第21-22页 |
2.5 设计概要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再生混合料原材料检测及设计配合比研究 | 第24-44页 |
3.1 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再生混合料设计 | 第24-30页 |
3.1.1 再生原材料的获取 | 第24-26页 |
3.1.2 配合比设计 | 第26-30页 |
3.2 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30-43页 |
3.2.1 铣刨老料的选取 | 第31-32页 |
3.2.2 新加原材料的选择 | 第32-35页 |
3.2.3 发泡试验 | 第35-37页 |
3.2.4 级配设计 | 第37-39页 |
3.2.5 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 第39-40页 |
3.2.6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40-42页 |
3.2.7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结果 | 第42-43页 |
3.2.8 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制备及试件成型 | 第43页 |
3.2.9 养生 | 第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 第44-59页 |
4.1 泡沫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第44-58页 |
4.1.1 物理性能研究 | 第44-45页 |
4.1.2 水稳定性能研究 | 第45-47页 |
4.1.3 抗剪切性能 | 第47-49页 |
4.1.4 高温稳定性研究 | 第49-50页 |
4.1.5 储存性能 | 第50-55页 |
4.1.6 疲劳性能研究 | 第55-58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路面再生施工工艺 | 第59-67页 |
5.1 水泥板块碎石化 | 第59-61页 |
5.1.1 多锤头水泥板块碎石化 | 第59页 |
5.1.2 共振水泥板块碎石化 | 第59-61页 |
5.2 二灰碎石水泥冷再生施工工艺 | 第61-62页 |
5.3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 第62-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路面再生实体工程检测及路面再生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 第67-73页 |
6.1 二灰基层水泥再生底基层实体工程检测 | 第67-68页 |
6.2 泡沫沥青再生基层实体检测 | 第68-71页 |
6.3 再生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 第71页 |
6.4 本章小计 | 第71-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