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凤梨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1.1 凤梨科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1.2 凤梨的繁殖技术研究 | 第12-13页 |
1.1.3 凤梨的栽培技术研究 | 第13页 |
1.1.4 凤梨应用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1.5 凤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 植物抗寒性研究概况 | 第15-21页 |
1.2.1 植物抗寒性机理 | 第15-20页 |
1.2.2 外源激素与植物抗寒性 | 第20-21页 |
2 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3.3 测定指标 | 第23-26页 |
3.3.1 外观形态测定 | 第23页 |
3.3.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3-25页 |
3.3.3 抗寒效应综合评价 | 第25-26页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50页 |
4.1 最佳低温锻炼时间的筛选 | 第26-31页 |
4.1.1 低温锻炼对红苞凤梨叶片外观形态的影响 | 第26-27页 |
4.1.2 低温锻炼对红苞凤梨叶片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4.1.3 低温锻炼对红苞凤梨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4.1.4 低温锻炼对红苞凤梨叶片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4.1.5 低温锻炼对红苞凤梨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 不同浓度及时间ABA处理对红苞凤梨抗寒性的影响 | 第31-38页 |
4.2.1 不同浓度及时间AB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4.2.2. 不同浓度及时间AB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3 不同浓度及时间AB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4.2.4 不同浓度及时间AB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4.3 不同浓度及时间SA处理对红苞凤梨抗寒性的影响 | 第38-44页 |
4.3.1 不同浓度及时间S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4.3.2 不同浓度及时间S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4.3.3 不同浓度S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4 不同浓度及时间SA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 不同浓度及时间CaCl_2处理对红苞凤梨抗寒性的影响 | 第44-50页 |
4.4.1 不同浓度及时间CaCl_2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2 不同浓度及时间CaCl_2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4.4.3 不同浓度及时间CaCl_2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4 不同浓度及时间CaCl_2处理对红苞凤梨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50-57页 |
5.1 低温锻炼对红苞凤梨抗寒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5.2 脱落酸(ABA)对红苞凤梨抗寒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 水杨酸(SA)对红苞凤梨抗寒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5.4 CaCl_2对红苞凤梨抗寒性的影响 | 第54页 |
5.5 综合评价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