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文化贸易的对比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文化贸易概念及理论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中日文化贸易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8页 |
1.5.1 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文化贸易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2.1 文化贸易的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2.1.1 文化产业 | 第18-19页 |
2.1.2 文化贸易 | 第19-21页 |
2.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1-23页 |
2.3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23-24页 |
2.4 战略性贸易理论 | 第24-26页 |
3. 中日文化贸易发展现状的比较 | 第26-40页 |
3.1 文化产业现状的比较 | 第26-29页 |
3.1.1 中国文化产业 | 第26-27页 |
3.1.2 日本文化产业 | 第27-29页 |
3.2 文化贸易的比较 | 第29-37页 |
3.2.1 文化产品贸易 | 第29-34页 |
3.2.2 文化服务贸易 | 第34-37页 |
3.3 国际市场地位及差距的比较 | 第37-40页 |
4. 中日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40-48页 |
4.1 中日文化贸易竞争力的静态评估 | 第40-43页 |
4.1.1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第40-42页 |
4.1.2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42-43页 |
4.2 中日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动态评估 | 第43-45页 |
4.3 中日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来源评估 | 第45-47页 |
4.4 比较结论 | 第47-48页 |
5. 中日文化贸易差异的一般原因分析 | 第48-55页 |
5.1 政治环境 | 第48-50页 |
5.1.1 文化法律法规 | 第48-49页 |
5.1.2 文化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5.2 经济环境 | 第50-52页 |
5.2.1 财政投入 | 第50-51页 |
5.2.2 其他经济支持 | 第51-52页 |
5.3 社会文化 | 第52-54页 |
5.3.1 文化意识 | 第52-53页 |
5.3.2 人才培养 | 第53-54页 |
5.4 技术环境 | 第54-55页 |
6. 日本文化贸易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5-62页 |
6.1 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 第55-56页 |
6.2 完善文化制度和政策体系 | 第56-57页 |
6.2.1 深化文化管理体系改革 | 第56页 |
6.2.2 加强文化法制体系建设 | 第56-57页 |
6.3 拓宽融资渠道 | 第57-58页 |
6.4 注重文化创新 | 第58-59页 |
6.4.1 文化资源保护和创新 | 第58-59页 |
6.4.2 文化产业技术创新 | 第59页 |
6.5 实施品牌和营销战略 | 第59-60页 |
6.6 培养文化贸易人才 | 第60-62页 |
6.6.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第60页 |
6.6.2 加强国际人才交流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