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导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第14-19页
    2.1 企业成长相关概念第14-15页
        2.1.1 企业成长第14页
        2.1.2 成长型企业第14-15页
    2.2 企业成长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资源成长理论第15-16页
        2.2.2 组织战略理论第16-17页
    2.3 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第17-19页
第3章 新三板发展及特征第19-27页
    3.1 新三板发展情况第19-20页
        3.1.1 新三板发展历程第19页
        3.1.2 新三板发展现状第19-20页
    3.2 新三板运作特征第20-22页
        3.2.1 市场准入第20-21页
        3.2.2 交易规则第21-22页
        3.2.3 信息披露第22页
    3.3 新三板挂牌企业特征及问题第22-27页
        3.3.1 挂牌时间短,缺乏历史参考第22页
        3.3.2 中小微企业多风险凸显第22-24页
        3.3.3 行业广、结构集中、行业间差距大第24-25页
        3.3.4 高新企业多,评估面临挑战第25-27页
第4章 新三板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第27-40页
    4.1 突变级数法概述第27-29页
        4.1.1 原理介绍第27-28页
        4.1.2 适用性分析第28-29页
    4.2 运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第29-40页
        4.2.1 指标整理及筛选要点第30页
        4.2.2 评价指标归纳梳理第30-31页
        4.2.3 定性分析评价指标筛选第31-33页
        4.2.4 实证分析评价指标第33-38页
        4.2.5 成长性评价模型说明第38-40页
第5章 新三板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第40-53页
    5.1 公司样本的选取第40-41页
        5.1.1 公司样本选取第40页
        5.1.2 样本公司分布第40-41页
    5.2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成长性评价第41-53页
        5.2.1 成长性评价综合指数计算过程第41-45页
        5.2.2 实证结果分析第45-53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53-56页
    6.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6.2 对策与建议第54页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第54-56页
        6.3.1 研究的局限性第54-55页
        6.3.2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A 465家样本公司原始数据第58-70页
附录B 成长性评价模型计算结果第70-91页
致谢第91-92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P2P行业股权激励模式研究--以宜信公司为例
下一篇:如何确定合理的保证金水平--基于VaR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