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诱惑侦查概述 | 第8-12页 |
(一) 诱惑侦查的概念 | 第8-9页 |
(二)诱惑侦査的分类 | 第9-10页 |
1. “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 | 第9-10页 |
2. “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 | 第10页 |
(三) 诱惑侦查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 第10-12页 |
1. 诱惑侦查与卧底侦查 | 第10页 |
2. 诱惑侦查与控制交付 | 第10-11页 |
3. 诱惑侦查与诱捕行为 | 第11页 |
4. 诱惑侦查与特情侦查 | 第11-12页 |
二、我国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分析 | 第12-18页 |
(一) 诱惑侦查的合法性依据 | 第12页 |
1. 诱惑侦查的宪法学支撑 | 第12页 |
2. 诱惑侦查的程序法支撑 | 第12页 |
(二) 诱惑侦查合法性判断标准 | 第12-15页 |
1. 诱惑侦查是侦查机关针对特定犯罪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 第13-14页 |
2. 诱惑侦查仅针对具有合理怀疑的对象 | 第14页 |
3. 诱惑侦查与犯罪行为之间不成立因果关系 | 第14-15页 |
(三) 诱惑侦查合法性判断方法 | 第15-16页 |
1. 犯罪建议的发起人 | 第15页 |
2. 犯罪动机的形成时间 | 第15页 |
3. 诱惑对象的表现 | 第15-16页 |
4. 诱惑行为的限度 | 第16页 |
(四) 诱惑侦查合法性证明 | 第16-18页 |
1.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第17-18页 |
2.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义务 | 第18页 |
三、诱惑侦查的制度构建 | 第18-31页 |
(一) 我国诱惑侦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18-21页 |
1. 诱惑侦查适用范围和标准不同 | 第18-19页 |
2. 诱惑侦查的无序滥用 | 第19-20页 |
3. 诱惑侦查的程序监督和救济措施缺失 | 第20-21页 |
(二) 我国诱惑侦查立法现状 | 第21-25页 |
1. 现行立法构架 | 第21-24页 |
2. 云南省的制度探索 | 第24页 |
3. 四川省的制度探索 | 第24-25页 |
(三) 诱惑侦查制度化规范 | 第25-31页 |
1. 诱惑侦查的实体性规则 | 第26-28页 |
2. 诱惑侦查的程序性规则 | 第28-29页 |
3. 诱惑侦查配套制度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后记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