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

量子点与微腔耦合系统的光发射和非线性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0页
    1.1 基于量子点的腔量子电动力学第11-15页
        1.1.1 量子点第11-13页
        1.1.2 光学微腔第13-15页
        1.1.3 量子点与微腔的耦合第15页
    1.2 基于量子点微腔耦合系统的单光子源第15-18页
        1.2.1 单光子源的应用第15-16页
        1.2.2 单光子源的类型第16页
        1.2.3 量子点与微腔耦合的单光子源第16-18页
    1.3 基于量子点-微腔系统的全光开关第18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8-21页
    参考文献第21-30页
第二章 Jaynes-Cummings系统与腔量子电动力学基础理论第30-53页
    2.1 Jaynes-Cummings模型第30-32页
        2.1.1 J-C哈密顿量第30-31页
        2.1.2 缀饰态第31-32页
    2.2 存在耗散的J-C模型与主方程第32-38页
        2.2.1 主方程第33页
        2.2.2 强耦合第33-35页
        2.2.3 主方程的稳态解第35-36页
        2.2.4 量子轨迹法第36-37页
        2.2.5 J-C模型的动态特性第37-38页
    2.3 光子统计第38-43页
        2.3.1 相干态第38-39页
        2.3.2 光子的二阶相干函数、反聚束与亚泊松分布第39-43页
    2.4 光子阻塞效应第43-48页
        2.4.1 J-C系统中的光子阻塞效应第43-44页
        2.4.2 系统参数对光子阻塞效应的影响第44-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第三章 量子点-双模腔耦合系统的亚泊松分布光产生第53-72页
    3.1 序言第53-54页
    3.2 系统模型第54-56页
        3.2.1 哈密顿量与主方程第54-55页
        3.2.2 能级结构第55-56页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6-67页
        3.3.1 非传统光子阻塞效应第56-60页
        3.3.2 调节腔模激励强度比优化亚泊松分布特性第60-61页
        3.3.3 腔模激励强度对亚泊松分布特性优化的影响第61-63页
        3.3.4 系统参数对亚泊松分布特性优化的影响第63-67页
    3.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第四章 量子点-微腔阵列耦合系统的亚泊松分布光产生第72-86页
    4.1 序言第72-73页
    4.2 系统模型,哈密顿量与主方程第73-74页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74-82页
        4.3.1 非传统光子阻塞效应第74-76页
        4.3.2 调节激励强度比例优化亚泊松分布特性第76-78页
        4.3.3 总激励强度对亚泊松分布特性优化的影响第78-80页
        4.3.4 腔间耦合对亚泊松分布特性优化的影响第80-81页
        4.3.5 点-腔耦合对亚泊松分布特性优化的影响第81-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五章 量子点-微腔耦合系统在磁场下的非线性及其光开关和光逻辑应用第86-112页
    5.1 序言第86-87页
    5.2 系统模型第87-90页
        5.2.1 哈密顿量第87-88页
        5.2.2 能级结构第88-89页
        5.2.3 主方程第89-90页
    5.3 单脉冲激励下的非线性响应第90-98页
        5.3.1 磁场引起的非线性响应第90-94页
        5.3.2 失谐对非线性响应的影响第94页
        5.3.3 脉冲强度对非线性响应的影响第94-96页
        5.3.4 脉冲偏振度对非线性响应的影响第96-98页
    5.4 双脉冲激励下的动态特性及光开关与光逻辑应用第98-104页
        5.4.1 双脉冲激励下的动态特性与响应抑制效应第100-101页
        5.4.2 脉冲强度对双脉冲激励下的动态特性的影响第101-103页
        5.4.3 双脉冲激励的光开关与光逻辑应用第103-104页
    5.5 脉冲-连续波混合激励下的动态特性第104-106页
    5.6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5页
    6.1 论文总结第112-113页
    6.2 工作展望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以我国农村改厕为例
下一篇:网络虚拟化环境下高效可靠的资源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