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熔盐热还原制备铝钙(钡)合金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炼钢用复合脱氧剂第12-15页
        1.1.1 硅铝铁(FeAlSi)型复合脱氧剂第12-13页
        1.1.2 镁系复合脱氧剂第13页
        1.1.3 Ca系复合脱氧剂第13-14页
        1.1.4 Ba系复合脱氧剂第14-15页
    1.2 铝钙钡合金的性质及应用第15-18页
        1.2.1 铝钙合金的性质及应用第15-16页
        1.2.2 铝钡合金的性质及应用第16-17页
        1.2.3 铝钙钡合金的性质及应用第17-18页
    1.3 铝钙钡合金制备方法第18-23页
        1.3.1 混合法第18页
        1.3.2 对掺法第18页
        1.3.3 熔盐电解法第18-20页
        1.3.4 热还原法制备铝钙钡合金第20-23页
    1.4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3-25页
        1.4.1 选题目的第23-24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熔盐热还原制备铝钙合金第25-45页
    2.1 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第25-29页
        2.1.1 铝热还原卤化钙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25-26页
        2.1.2 铝热还原CaO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26-29页
        2.1.3 C还原氧化钙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2.1 实验原料及装置第29-30页
        2.2.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2.3 实验结果表征第31-32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41页
        2.3.1 还原温度对合金中钙含量及钙、铝的收率的影响第32-33页
        2.3.2 物料配比对合金中钙含量及钙、铝的收率的影响第33-35页
        2.3.3 还原时间对合金中钙含量及钙、铝的收率的影响第35-36页
        2.3.4 熔盐中CaF_2添加量对还原反应的影响第36-39页
        2.3.5 合金成分表征第39-41页
    2.4 熔盐的再制使用第41-43页
    2.5 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熔盐热还原制备铝钡合金第45-64页
    3.1 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第45-47页
        3.1.1 铝热还原卤化钡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45-46页
        3.1.2 铝热还原BaO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46-47页
        3.1.3 C还原氧化钡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47页
    3.2 BaO在BaCl_2-BaF_2中的溶解度第47-50页
        3.2.1 实验内容第48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48-50页
    3.3 实验部分第50-53页
        3.3.1 实验原料及装置第51页
        3.3.2 实验方法第51-52页
        3.3.3 实验结果表征第52-53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3-61页
        3.4.1 BaF_2添加量对合金钡含量及钡、铝的收率的影响第54-55页
        3.4.2 还原温度对合金钡含量及钡、铝的收率的影响第55-56页
        3.4.3 物料配比对合金钡含量和钡、铝的收率的影响第56-57页
        3.4.4 还原时间对合金钡含量和钡、铝的收率的影响第57-59页
        3.4.5 合金成分表征及反应机制探讨第59-61页
    3.5 熔盐的再制使用第61-62页
    3.6 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铝钙钡合金制备初探第64-75页
    4.1 熔盐热还原制备铝钙钡合金初探第64-68页
        4.1.1 实验原料及装置第64-65页
        4.1.3 实验方法第65页
        4.1.4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65-68页
    4.2 对掺法制备铝钙钡合金第68-70页
        4.2.1 实验原料及装置第68-69页
        4.2.2 实验方法第69页
        4.2.3 实验结果第69-70页
    4.3 合金成分表征第70-74页
        4.3.1 合金成分及杂质分析第70-71页
        4.3.2 X射线衍射第71页
        4.3.3 SEM表面微观结构及组分分析第71-74页
    4.4 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铬型钒钛磁铁矿氧化焙烧-气基直接还原过程机理实验研究
下一篇:Na3AlF6-Al2O3-AlF3-KF-LiF体系铝溶解损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