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偏心齿轮传动精度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齿轮传动精度概述 | 第12-13页 |
1.2.2 ADAMS研究应用综述 | 第13页 |
1.2.3 齿面接触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渐开线齿轮模型建立及其加工误差 | 第17-23页 |
2.1 渐开线齿轮数学模型建立 | 第17-20页 |
2.1.1 齿轮齿廓组成 | 第17页 |
2.1.2 渐开线参数方程 | 第17-18页 |
2.1.3 带侧隙的渐开线参数方程 | 第18-19页 |
2.1.4 基于MATLAB的齿轮全齿模型建立 | 第19-20页 |
2.2 渐开线齿轮加工误差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啮合线增量法多级齿轮传动精度分析 | 第23-39页 |
3.1 多级几何偏心齿轮传递误差 | 第23-24页 |
3.2 初始位置求解 | 第24-28页 |
3.2.1 初始位置定义 | 第24-25页 |
3.2.2 啮合点方程表达式 | 第25-26页 |
3.2.3 啮合点方程解算 | 第26-27页 |
3.2.4 初始角度解算 | 第27-28页 |
3.3 基于啮合线增量法的最优齿轮传动配合 | 第28-35页 |
3.4 几何偏心分布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 第35页 |
3.5 结合工况的优化装配方式 | 第35-37页 |
3.6 MATLAB辅助软件设计 | 第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39-57页 |
4.1 几何偏心齿轮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4.2 动力学仿真参数设置 | 第40-43页 |
4.2.1 赫兹理论 | 第40-42页 |
4.2.2 动力学仿真理论 | 第42页 |
4.2.3 接触力参数设定 | 第42-43页 |
4.2.4 动力学参数设定 | 第43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4.3.1 仿真结果提取 | 第43-45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4 实际转速下的仿真分析 | 第46-50页 |
4.5 由接触力分析传动精度稳定性 | 第50-55页 |
4.5.1 啮合冲击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2 正交仿真实验设计 | 第51-52页 |
4.5.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基于齿轮几何学的传动精度分析 | 第57-73页 |
5.1 齿轮几何学分析数学基础 | 第57-59页 |
5.2 接触条件 | 第59-62页 |
5.2.1 接触方程建立 | 第59-61页 |
5.2.2 接触方程转换矩阵中间参数求解 | 第61-62页 |
5.3 基于MATLAB的齿面接触分析 | 第62-66页 |
5.3.1 几何偏心齿轮MATLAB建模 | 第62-63页 |
5.3.2 TCA主程序 | 第63-64页 |
5.3.3 TCA程序验证 | 第64-66页 |
5.4 单双齿啮区判定 | 第66-67页 |
5.5 TCA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5.5.1 几何偏心齿轮TCA | 第67-68页 |
5.5.2 TCA优化函数约束条件及初始参数 | 第68-70页 |
5.5.3 TCA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