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4页 |
1.1 计算机显微组织模拟简介 | 第13-20页 |
1.1.1 引言 | 第13-14页 |
1.1.2 显微组织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 第14-17页 |
1.1.3 不同尺度模拟方法介绍 | 第17-20页 |
1.1.4 计算机组织模拟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20页 |
1.2 相场法组织模拟 | 第20-29页 |
1.2.1 相场法组织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2.2 相场法的特点 | 第23-24页 |
1.2.3 相场法显微组织模拟的步骤 | 第24-25页 |
1.2.4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1.2.5 相场法的应用 | 第26-28页 |
1.2.6 实现相场模型真实时空模拟的探索 | 第28-29页 |
1.3 镁合金的发展现状 | 第29-36页 |
1.3.1 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应用领域介绍 | 第29-30页 |
1.3.2 镁合金微量合金化的作用 | 第30-34页 |
1.3.3 AZ31镁合金简介 | 第34-36页 |
1.4 纳米材料介绍 | 第36-43页 |
1.4.1 纳米材料的性能 | 第36-39页 |
1.4.2 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39-41页 |
1.4.3 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 | 第41-43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3-44页 |
第2章 纳米尺度多晶体晶粒长大相场模型建立 | 第44-60页 |
2.1 基本模型的确定 | 第44-46页 |
2.2 纳米晶界作用域的确定 | 第46-47页 |
2.3 局域自由能密度函数的修订 | 第47-51页 |
2.4 纳米晶界面能的确定 | 第51-55页 |
2.4.1 纳米晶界面能表达式的建立 | 第51-53页 |
2.4.2 自由能梯度项和耦合项系数的确定 | 第53-55页 |
2.5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55-59页 |
2.6 形核条件 | 第5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3章 多晶AZ31镁合金纳米到微米尺度晶粒生长的模拟研究 | 第60-80页 |
3.1 晶粒长大不同尺度下晶界作用域的演变 | 第60-62页 |
3.2 不同尺度下耦合常数K_1和梯度常数K_1的确定 | 第62-64页 |
3.3 不同尺度模型模拟结果 | 第64-79页 |
3.3.1 纳米尺度晶粒组织形貌特征 | 第64-66页 |
3.3.2 纳米与微米晶粒生长动力学比较 | 第66-69页 |
3.3.3 纳米与微米尺度合金元素的晶界偏析 | 第69-71页 |
3.3.4 纳米与微米尺度扩散迁移率对晶界偏析的影响 | 第71-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纳米晶AZ31镁合金中晶粒异常长大的模拟研究 | 第80-93页 |
4.1 引言 | 第80-81页 |
4.2 纳米尺度多晶生长的混晶度 | 第81-83页 |
4.3 引入晶粒异常长大理想微观因素的探讨 | 第83-89页 |
4.3.1 局域储能不同的影响 | 第84-85页 |
4.3.2 局域界面能不同的影响 | 第85-86页 |
4.3.3 局域界面能动性不同的影响 | 第86-87页 |
4.3.4 局域扩散迁移率不同的影响 | 第87-88页 |
4.3.5 初始混晶的影响 | 第88-89页 |
4.4 异常长大晶粒和基体晶粒尺寸的对比 | 第89-9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5章 第二相颗粒对多晶纳米晶长大影响的模拟 | 第93-106页 |
5.1 第二相颗粒在相场模型中的定义 | 第93-95页 |
5.1.1 第二相颗粒的引入 | 第93-94页 |
5.1.2 第二相颗粒数量与尺寸的定义 | 第94-95页 |
5.2 第二相颗粒尺寸对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95-101页 |
5.2.1 第二相颗粒尺寸对纳米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95-98页 |
5.2.2 第二相颗粒尺寸对微米晶长大影响的对比 | 第98-101页 |
5.3 第二相颗粒含量对纳米晶长大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5.3.1 第二相颗粒含量对纳米晶生长指数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5.3.2 第二相颗粒含量对颗粒临界尺寸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6章 总结 | 第106-108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106-107页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121页 |
作者简介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