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煤化工浓盐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煤化工浓盐水的来源与特点 | 第12页 |
1.2.2 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1.2.3 煤化工浓盐水处理面临的难题 | 第18-20页 |
1.3 催化臭氧氧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1 催化剂中毒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2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的机理 | 第21-22页 |
1.3.3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4 活性炭吸附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1.4.1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改性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1.4.2 活性炭的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30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7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1.5.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4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0-33页 |
2.1.1 试验用水来源及水质特征 | 第30-31页 |
2.1.2 试验化学药剂 | 第31-33页 |
2.1.3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3-40页 |
2.2.1 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试验 | 第33-37页 |
2.2.2 活性炭吸附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2.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39-40页 |
2.3 检测分析方法 | 第40-43页 |
2.3.1 TOC分析方法 | 第40页 |
2.3.2 GC/MS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2.3.3 臭氧投加量的测定 | 第41页 |
2.3.4 活性炭改性及表面酸度的测定方法 | 第41页 |
2.3.5 活性炭等电点的测定 | 第41-42页 |
2.3.6 吸附等温线测定分析方法 | 第42页 |
2.3.7 吸附量测定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第3章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第43-55页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3-44页 |
3.1.1 载体的预处理 | 第43页 |
3.1.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 共结晶催化剂的特性表征 | 第44-47页 |
3.2.1 比表面积 | 第44页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44-45页 |
3.2.3 X射线衍射 | 第45-46页 |
3.2.4 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46-47页 |
3.3 催化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7页 |
3.4 催化剂中毒问题研究 | 第47-49页 |
3.4.1 催化剂的中毒类型 | 第47-48页 |
3.4.2 共结晶催化剂中毒分析 | 第48-49页 |
3.5 催化剂结垢问题研究 | 第49-50页 |
3.6 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第50-53页 |
3.6.1 催化剂再生及重复使用研究 | 第50-52页 |
3.6.2 催化剂再生后金属溶出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催化臭氧氧化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效能研究与机理探讨 | 第55-63页 |
4.1 催化臭氧氧化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影响因素研究 | 第55-58页 |
4.1.1 不同臭氧投加量去除有机物效能研究 | 第55-56页 |
4.1.2 催化剂投加量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4.1.3 p H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研究 | 第57页 |
4.1.4 反应温度对有机物去除的效能研究 | 第57-58页 |
4.2 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特性研究 | 第58-60页 |
4.2.1 高盐特性对催化剂的影响研究 | 第58-59页 |
4.2.2 高盐特性对催化臭氧氧化有机物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 催化臭氧氧化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机理探讨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活性炭吸附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效能与动力学研究 | 第63-78页 |
5.1 活性炭吸附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效能研究 | 第63-71页 |
5.1.1 动态吸附试验 | 第63-64页 |
5.1.2 不同吸附时间去除有机物效能研究 | 第64-66页 |
5.1.3 活性炭投加量对有机物去除的效能影响 | 第66-67页 |
5.1.4 p H值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67-69页 |
5.1.5 不同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9-71页 |
5.2 活性炭吸附处理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特性研究 | 第71-72页 |
5.2.1 高盐特性对改性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5.2.2 有机物物理性质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 | 第72页 |
5.3 GAC的稳定性研究 | 第72-74页 |
5.3.1 GAC再生研究 | 第72-73页 |
5.3.2 GAC再生后重复使用稳定性研究 | 第73-74页 |
5.4 GAC吸附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动力学研究 | 第74-77页 |
5.4.1 GAC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74-76页 |
5.4.2 GAC吸附煤化工浓盐水有机物的动力学拟合 | 第76-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