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解析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第8-9页 |
1.2.2 智能公交APP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智能公交的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智能公交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智能公交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1.5.2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1.6 课题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2.智能APP与用户体验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36页 |
2.1 智能手机APP概述 | 第16-20页 |
2.1.1 智能手机APP定义 | 第16页 |
2.1.2 智能手机APP分类与用户使用频率 | 第16-17页 |
2.1.3 智能手机APP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2.1.4 智能手机APP的设计流程 | 第19-20页 |
2.2 用户体验的概述 | 第20-23页 |
2.2.1 用户体验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2 用户体验的目的和设计目标 | 第21-22页 |
2.2.3 用户体验的核心-用户研究 | 第22-23页 |
2.3 基于用户体验的界面架构设计 | 第23-25页 |
2.3.1 信息架构 | 第23-24页 |
2.3.2 交互行为与交互架构 | 第24-25页 |
2.4 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端界面视觉设计 | 第25-34页 |
2.4.1 界面设计的定义 | 第25页 |
2.4.2 界面视觉设计 | 第25-30页 |
2.4.3 界面视觉风格 | 第30-31页 |
2.4.4 界面设计规范 | 第31-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智能公交APP的研究与分析 | 第36-58页 |
3.1 智能公交APP定义 | 第36页 |
3.2 公交查询APP竞品分析 | 第36-42页 |
3.3 智能公交APP的用户调研 | 第42-56页 |
3.3.1 目标用户定位 | 第42页 |
3.3.2 目标用户研究 | 第42-55页 |
3.3.3 用户虚拟行为画像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公交APP设计研究 | 第58-72页 |
4.1 设计背景 | 第58页 |
4.2 用户需求分析 | 第58-60页 |
4.3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公交APP系统设计分析 | 第60-65页 |
4.3.1 将人群密度检测技术应用于智能公交 | 第60-64页 |
4.3.2 APP的人机界面设计 | 第64-65页 |
4.4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公交APP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68页 |
4.4.1 智能公交APP的设计原则 | 第65页 |
4.4.2 智能公交APP的影响因素 | 第65-68页 |
4.5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公交APP系统设计方法 | 第68-70页 |
4.5.1 符合用户认知特征的设计方法 | 第68-69页 |
4.5.2 符合用户行为习惯的设计方法 | 第69页 |
4.5.3 设计评价方法 | 第69-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智能公交APP实例研究 | 第72-104页 |
5.1 智能公交APP的名称 | 第72-73页 |
5.2 智能公交APP图标设计 | 第73-77页 |
5.2.1 设计方案 | 第73-77页 |
5.3 智能公交APP界面设计 | 第77-98页 |
5.3.1 智能公交APP界面草图构思 | 第77-78页 |
5.3.2 智能公交APP的信息架构 | 第78-79页 |
5.3.4 智能公交APP界面视觉设计 | 第79-98页 |
5.4 用户满意度指标设计评价 | 第98-102页 |
5.4.1 满意度调查结果 | 第98-99页 |
5.4.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99-10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6.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在学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