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基于VIC-3L模型的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5页
        1.2.1 VIC-3L模型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径流的影响研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8-26页
    2.1 地形地貌第18-19页
    2.2 气候第19-20页
    2.3 土壤第20页
    2.4 水文与水土流失第20页
    2.5 社会经济第20页
    2.6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第20-25页
        2.6.1 数据介绍第21页
        2.6.2 土地利用变化第21-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研究方法第26-34页
    3.1 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第26页
    3.2 滑动T检验法第26-27页
    3.3 累积距平法第27页
    3.4 Morlet小波分析原理第27-28页
    3.5 VIC-3L模型第28-34页
        3.5.1 模型概述第28-30页
        3.5.2 VIC-3L模型产流机制简介第30-32页
        3.5.3 VIC-3L参数准备第32页
        3.5.4 VIC-3L模型输出文件第32-33页
        3.5.5 VIC-3L汇流模型简介第33-34页
4 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第34-46页
    4.1 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第34-37页
        4.1.1 径流变化变异点识别分析第34-37页
        4.1.2 径流变化周期分析第37页
    4.2 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第37-41页
        4.2.1 降水变化变异点识别分析第37-40页
        4.2.2 降水量变化周期分析第40-41页
    4.3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第41-44页
        4.3.1 气温变化变异点识别分析第41-44页
        4.3.2 气温变化周期分析第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5 VIC-3L模型在研究区的应用第46-56页
    5.1 数据处理与准备第46-52页
        5.1.1 网格划分第46-47页
        5.1.2 驱动数据第47页
        5.1.3 土壤数据第47-49页
        5.1.4 植被数据第49-52页
        5.1.5 区域控制文件第52页
    5.2 模型率定与验证第52-54页
        5.2.1 模型评价指标第52-53页
        5.2.2 结果分析第53-54页
    5.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第54-55页
        5.3.1 土地利用情景构建第54页
        5.3.2 不同情境下的径流模拟值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护坡系统结构形式的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无人机摄影测量快速建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