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4-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机理与再生效果研究 | 第17-35页 |
2.1 废旧SBS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 第17-18页 |
2.2 SBS改性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研究 | 第18-22页 |
2.2.1 新旧SBS改性沥青的组分变化 | 第18-20页 |
2.2.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0-21页 |
2.2.3 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机理分析 | 第21-22页 |
2.3 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效果评价 | 第22-34页 |
2.3.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2.3.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4-33页 |
2.3.3 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 第35-62页 |
3.1 原材料性能检测 | 第35-38页 |
3.1.1 旧集料 | 第35-37页 |
3.1.2 新集料 | 第37-38页 |
3.2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 第38-53页 |
3.2.1 矿料级配设计 | 第39-42页 |
3.2.2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42-52页 |
3.2.3 两种再生方式沥青用量对比 | 第52-53页 |
3.3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评价 | 第53-58页 |
3.3.1 高温稳定性能评价 | 第53-55页 |
3.3.2 低温抗裂性能评价 | 第55-57页 |
3.3.3 水稳定性能评价 | 第57-58页 |
3.4 新旧沥青融合度对再生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研究 | 第62-72页 |
4.1 疲劳试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 第62页 |
4.2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方法介绍 | 第62-64页 |
4.2.1 疲劳试验仪器 | 第62-63页 |
4.2.2 疲劳试验的条件选择 | 第63-64页 |
4.3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试验及分析 | 第64-65页 |
4.4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影响因素评价 | 第65-71页 |
4.4.1 RAP掺量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2 应力比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3 再生方式对疲劳性能影响 | 第68-69页 |
4.4.4 拟合疲劳寿命方程分析 | 第69-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 第72-74页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72-73页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5页 |
6.3 建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