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阮族系列的多种演奏形式--以中国阮咸乐团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阮与阮族系列的起源和发展 | 第9-17页 |
第一节 阮的起源 | 第9-12页 |
第二节 阮族系列的起源和发展 | 第12-17页 |
一、阮族系列的起源 | 第12-14页 |
二、阮族系列的发展——中国阮咸乐团 | 第14-17页 |
第二章 阮族系列的多种演奏形式 | 第17-39页 |
第一节 独奏 | 第17-28页 |
一、高音阮 | 第17-19页 |
二、小阮 | 第19-21页 |
三、中阮 | 第21-25页 |
四、大阮 | 第25-27页 |
五、低音阮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齐奏 | 第28-30页 |
第三节 伴奏 | 第30-31页 |
一、阮咸与大阮《丝路驼铃》 | 第30页 |
二、阮咸与二胡《二泉映月》 | 第30-31页 |
三、阮咸与月琴《渔歌》 | 第31页 |
第四节 重奏 | 第31-33页 |
一、二重奏《天地之间·第六号(异想天开)》 | 第32页 |
二、三重奏《hanuman》 | 第32页 |
三、阮族系列重奏《舞者的诉说》 | 第32-33页 |
第五节 合奏 | 第33-36页 |
一、《西域行》 | 第34页 |
二、《忧郁的塞纳河》 | 第34-35页 |
三、《快乐的回旋》 | 第35-36页 |
第六节 协奏 | 第36-39页 |
第三章 中国阮咸乐团中若干问题的探索 | 第39-49页 |
第一节 音色的开发 | 第39-42页 |
第二节 乐团的张力 | 第42-45页 |
一、力度层次的对比 | 第43-44页 |
二、演奏技法的对比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声部的配合 | 第45-48页 |
一、节奏的准确 | 第45-46页 |
二、气息的统一 | 第46-47页 |
三、音乐形象的表达 | 第47-48页 |
第四节 演奏技法的扩展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对阮族系列未来发展的展望 | 第49-51页 |
第一节 乐器改良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多种演奏形式的发展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