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1.1 农民工 | 第21页 |
2.1.2 就业质量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2.1 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21-23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2.2.3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4-25页 |
3 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29页 |
3.1 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第25页 |
3.2 构建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5-26页 |
3.3 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内涵 | 第26-29页 |
4 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评价——基于福州、厦门、泉州的调查数据 | 第29-44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29页 |
4.2 样本基本特征 | 第29-30页 |
4.3 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特征 | 第30-39页 |
4.3.1 劳动报酬 | 第30-31页 |
4.3.2 劳动关系 | 第31-34页 |
4.3.3 社会保险 | 第34页 |
4.3.4 工作特征 | 第34-37页 |
4.3.5 职业发展 | 第37-38页 |
4.3.6 就业满意度 | 第38-39页 |
4.4 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水平测度 | 第39-41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5 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州、厦门、泉州的调查数据 | 第44-52页 |
5.1 研究假说 | 第44-46页 |
5.1.1 人力资本与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 | 第44页 |
5.1.2 社会资本与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 | 第44-45页 |
5.1.3 企业特征与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 | 第45页 |
5.1.4 政策环境与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 | 第45-46页 |
5.2 变量选择及说明 | 第46-48页 |
5.2.1 因变量 | 第46页 |
5.2.2 自变量 | 第46页 |
5.2.3 控制变量 | 第46-48页 |
5.3 模型构建 | 第48页 |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5.4.1 模型估计结果 | 第48页 |
5.4.2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6 提高制造业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6.1 提高农民工劳动报酬 | 第52页 |
6.2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 第52-53页 |
6.3 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 | 第53页 |
6.4 加大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 第53-54页 |
6.5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54页 |
6.6 加强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 | 第54-5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7.1 结论 | 第56页 |
7.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