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技术寻求是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 第13-14页 |
1.2.2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 第14-16页 |
1.2.3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逆溢、吸收能力与技术进步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17-19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2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20-27页 |
2.1 吸收能力理论 | 第20-24页 |
2.1.1 吸收能力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2.1.2 基础吸收能力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22-24页 |
2.2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基础理论框架 | 第24页 |
2.3 技术溢出和吸收能力内生化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 | 第24-27页 |
3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机理分析 | 第27-35页 |
3.1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宏观机理 | 第27-28页 |
3.2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技术进步的微观机理 | 第28-32页 |
3.2.1 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机理 | 第28-31页 |
3.2.2 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母国技术进步机理 | 第31-32页 |
3.3 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典型事例分析 | 第32-35页 |
4 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经验检验 | 第35-48页 |
4.1 计量模型设定 | 第35页 |
4.2 变量选取与测算 | 第35-39页 |
4.3 经验检验 | 第39-48页 |
4.3.1 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短期效应检验 | 第39-44页 |
4.3.2 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长期效应检验 | 第44-48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5.2.1 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鼓励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 | 第49-50页 |
5.2.2 注重本国技术吸收能力的调整和提升 | 第50-51页 |
5.2.3 深化所有制改革,促进民营企业投资便利化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