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我国工业遗产改造利用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研究--以首钢·西十筒仓区改造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1 调查法第15页
        1.5.2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5.3 案例研究法第15页
        1.5.4 比较分析法第15页
        1.5.5 总结归纳法第15-16页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6.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6.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1.7 研究框架第22-23页
第2章 工业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的理念及困境分析第23-34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工业遗产内涵及价值第23-26页
        2.2.1 工业遗产的内涵第23-24页
        2.2.2 工业遗产的五大价值第24-26页
    2.3 工业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利用的内涵及关系第26-29页
        2.3.1 工业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的内涵第26-27页
        2.3.2“改造利用”与“价值阐释与展示”的关系第27-28页
        2.3.3 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的发展趋势第28-29页
    2.4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存在的困境第29-30页
        2.4.1 可视性较差第29页
        2.4.2 可读性较差第29页
        2.4.3 文化体验性缺乏第29-30页
        2.4.4 公众保护意识淡薄第30页
    2.5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存在的问题第30-34页
        2.5.1 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充分、挖掘不深入第30页
        2.5.2 价值载体保存不全面、规划缺乏系统性第30-31页
        2.5.3 改造利用与展示模式及方法趋同第31页
        2.5.4 工业景观营造缺乏主题性与艺术性第31-32页
        2.5.5 价值阐释与展示缺乏趣味与互动第32页
        2.5.6 解说系统与导视指示系统缺乏第32-33页
        2.5.7 公众教育与宣传活动力度不足第33-34页
第3章 影响工业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因素的研究第34-55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工业遗产形成的历史背景第34-36页
        3.2.1 国外形成的历史背景第34-35页
        3.2.2 国内形成的历史背景第35页
        3.2.3 历史背景形成的不同对展示的影响第35-36页
    3.3 我国现存工业遗产的类型及特点第36-37页
        3.3.1 产业类型及规模第36-37页
        3.3.2 空间布局及形态特色第37页
    3.4 国内不同类型工业遗产展示利用分析第37-42页
        3.4.1 殖民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37-39页
        3.4.2 殖民型——上海莫干山路50号文化区第39-40页
        3.4.3 引进型——北京798艺术区、751 时尚广场第40-41页
        3.4.4 自主型——北京西山中间建筑群第41-42页
        3.4.5 自主型——中山岐江公园第42页
    3.5 国外不同类型工业遗产展示利用分析第42-53页
        3.5.1 法国巴黎伯特·肖蒙公园(Parc des Buttes Chaumont)第42-44页
        3.5.2 英国铁桥谷工业遗址地( Iron bridge Gorge)第44-47页
        3.5.3 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第47-49页
        3.5.4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 of Seattle)第49-50页
        3.5.5 美国纽约曼哈顿高架铁路公园(High line park)第50页
        3.5.6 日本石见银山工业遗址公园第50-52页
        3.5.7 国外案例研究总结第52-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工业遗产改造利用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的设计策略第55-77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价值阐释与展示的基本原则第55-57页
        4.2.1 以遗产保护为基础第55-56页
        4.2.2 以遗产价值为核心第56页
        4.2.3 以活化利用为重点第56页
        4.2.4 以生态和艺术为手段第56-57页
        4.2.5 以价值输出和传播为导向第57页
    4.3 价值阐释的主题及内容第57-60页
        4.3.1 阐释的主题第57-58页
        4.3.2 阐释的内容第58-60页
    4.4 展示的模式及方法第60-67页
        4.4.1 展示的模式第60-65页
        4.4.2 展示的方法第65-67页
    4.5 价值阐释与展示的的系统组成第67-75页
        4.5.1 工业遗产本体展示第67页
        4.5.2 营造柔性工业景观环境第67-69页
        4.5.3 解说系统与导视系统第69-70页
        4.5.4 衍生文化产品及游览线路的开发第70-72页
        4.5.5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活动第72-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首钢西十筒仓区的价值阐释与展示设计第77-94页
    5.1 首钢及西十筒仓区的概况第77-81页
        5.1.1 首钢整体情况第77-79页
        5.1.2 西十筒仓区的基本情况第79页
        5.1.3 西十筒仓区的资源情况第79-81页
    5.2 改造原则及设计理念第81-84页
        5.2.1 工业遗产资源的充分挖掘第82-83页
        5.2.2 自然生态资源的呵护第83页
        5.2.3 人性尺度的营造第83页
        5.2.4 中国元素的体现与中国文化的演绎第83-84页
    5.3 价值阐释与展示主题及规划设计第84-87页
        5.3.1 阐释主题第84-85页
        5.3.2 展示规划设计第85-87页
    5.4 价值阐释与展示的措施及方法第87-90页
        5.4.1 工业遗产与工艺流程的展示第87页
        5.4.2 环境要素与空间形态的展示第87-88页
        5.4.3 景观小品及细部的展示第88页
        5.4.4 工业博物馆的展示第88-89页
        5.4.5 导视说明系统的展示第89-90页
    5.5 价值阐释与展示的途径第90-92页
        5.5.1 多媒体信息展示第90-91页
        5.5.2 文化资源整合与工业遗产品牌的建立第91-92页
        5.5.3 体验活动的展示第92页
    5.6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附录第100-117页
    附录A:工业遗产改造调查表第100-110页
    附录B: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项目列表第110-112页
    附录C:北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增工业遗产调查名单第112-113页
    表录第113页
    图录第113-117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第117-118页
    发表论文第117页
    参与科研第117页
    参与项目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展示利用研究
下一篇:MMS街景影像标识标牌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