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各种钢的冶炼论文

炼钢—精炼—连铸生产过程优化调度方法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6-46页
    1.1 炼钢-精炼-连铸调度优化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6-19页
        1.1.1 研究课题的背景第16-18页
        1.1.2 研究课题的意义第18-19页
    1.2 钢铁生产工艺过程介绍第19-30页
        1.2.1 炼铁区域工艺过程描述第20-23页
        1.2.2 炼钢区域工艺过程描述第23-27页
        1.2.3 轧制区域工艺过程描述第27-30页
    1.3 炼钢-精炼-连铸生产流程特征第30-31页
        1.3.1 相关基本定义第30-31页
        1.3.2 生产流程特征描述第31页
    1.4 钢铁生产调度问题的研究方法第31-37页
        1.4.1 基于规则的启发式调度优化方法第32-33页
        1.4.2 基于运筹学算法的调度优化第33-34页
            1.4.2.1 基于传统运筹学算法的调度优化第33-34页
            1.4.2.2 基于拉格朗日算法的调度优化第34页
        1.4.3 基于系统仿真建模的调度优化第34-35页
        1.4.4 基于智能调度方法的调度优化第35-37页
    1.5 国内外钢铁生产调度系统的研究第37-39页
        1.5.1 现有钢铁生产调度系统设计难点第37-38页
        1.5.2 现有钢铁生产调度系统第38-39页
    1.6 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9-46页
        1.6.1 现行调度建模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1.6.2 现行调度方法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1.6.3 基于文炼钢-精炼-连铸生产调度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1.6.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43-46页
第2章 炼钢-精炼-连铸调度描述及建模第46-84页
    2.1 炼钢-精炼-连铸过程静态调度人工编制过程分析第46-54页
        2.1.1 大型炼钢厂生产调度过程现状第46-49页
        2.1.2 炼钢厂人工编制计划过程第49-53页
        2.1.3 现场人工生产优化调度编制缺陷第53-54页
    2.2 基于输入输出表描述炼钢-精炼-连铸调度过程第54-69页
        2.2.1 调度输入信息表分析第54-63页
            2.2.1.1 连铸机信息的获取第58页
            2.2.1.2 炉次、浇次信息的获取第58-60页
            2.2.1.3 精炼路径信息的获取第60页
            2.2.1.4 每个炉次在连铸机处理时间信息的获取第60-61页
            2.2.1.5 每个浇次理想开浇时间信息的获取第61页
            2.2.1.6 其余已知条件的获取第61-63页
        2.2.2 调度输出信息表分析第63-67页
            2.2.2.1 炉次在炼钢过程启停时间变量的获取第66页
            2.2.2.2 炉次在精炼过程启停时间变量的获取第66-67页
            2.2.2.3 炉次在连铸过程启停时间变量的获取第67页
            2.2.2.4 炼钢-精炼-连铸调度过程约束条件的获取第67页
        2.2.3 主要参数,决策变量以及约束条件第67-69页
            2.2.3.1 主要参数的设定第68-69页
            2.2.3.2 决策变量以及约束条件的设定第69页
    2.3 炼钢-精炼-连铸调度过程性能指标方程的建立第69-75页
        2.3.1 性能指标连铸过程“不断浇”第69-71页
            2.3.1.1 连铸机工作机理介绍以及“不断浇”的描述第69-71页
            2.3.1.2 建立连铸过程“不断浇”的数学方程第71页
        2.3.2 性能指标相邻炉次处理设备“不冲突”第71-74页
            2.3.2.1 性能指标“不冲突”的描述第71-73页
            2.3.2.2 建立性能指标“不冲突”的数学方程第73-74页
        2.3.3 所有炉次在各个工序处理的等待时间之和第74页
        2.3.4 所有浇次在连铸机实际开浇时间偏离理想开浇时间差值之和第74-75页
    2.4 建立炼钢-精炼-连铸调度过程约束方程第75-76页
        2.4.1 设备处理时间连续性约束第75-76页
        2.4.2 工艺路径不可变约束第76页
    2.5 建立炼钢-精炼-连铸过程优化调度数学模型第76-83页
        2.5.1 调度目标以及约束条件第77-81页
            2.5.1.1 性能指标第77-78页
            2.5.1.2 约束条件第78页
            2.5.1.3 决策变量第78-79页
            2.5.1.4 目标函数第79-81页
        2.5.2 优化调度数学模型求解难度分析第81-83页
            2.5.2.1 大规模约束方程导致求解难度增加第81-82页
            2.5.2.2 基于多重性能指标建立的非凸优化数学模型导致求解难度增加第82-83页
    2.6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3章 基于伪次梯度算法的炼钢-精炼-连铸过程优化调度求解第84-122页
    3.1 炼钢-精炼-连铸调度模型转换策略第84-97页
        3.1.1 拉格朗日乘子松弛“不断浇、不冲突”约束方程第85-86页
            3.1.1.1 拉格朗日乘子松弛“不冲突”约束第85-86页
            3.1.1.2 拉格朗日乘子松弛“不断浇”约束第86页
        3.1.2 松弛的“不断浇、不冲突”约束方程转化为性能指标第86-90页
            3.1.2.1 优化调度转换方程的获取第86-88页
            3.1.2.2 转换的数学模型与原数学模型关系分析第88-90页
        3.1.3 以炉次为单位优化调度子模型第90-97页
            3.1.3.1 以炉次为单位优化调度子模型获取过程第90-95页
            3.1.3.2 优化调度数学模型转换获取子问题模型实例第95-97页
    3.2 炼钢-精炼-连铸调度优化求解算法第97-118页
        3.2.1 拉格朗日乘子初值拟定第99页
        3.2.2 基于反向动态规划的优化调度子模型求解第99-110页
            3.2.2.1 子模型可行调度方案集的获取与难度分析第99-103页
                3.2.2.1.1 子模型调度方案的获取第99-103页
                3.2.2.1.2 单炉次优化调度模型求解难度分析第103页
            3.2.2.2 单炉次各阶段惩罚值的获取第103-105页
            3.2.2.3 反向动态规划求解策略第105-110页
                3.2.2.3.1 反向动态规划求解流程第106-107页
                3.2.2.3.2 反向动态规划算法难度分析第107页
                3.2.2.3.3 反向动态规划求解实例第107-110页
        3.2.3 基于对偶间隙的终止条件设定第110-114页
            3.2.3.1 对偶问题优化值设定原始调度问题下界第110页
            3.2.3.2 获取优化调度可行解作为调度问题上界第110-114页
                3.2.3.2.1 优化调度方案炉次断浇解消第111-112页
                3.2.3.2.2 优化调度方案设备冲突解消第112-113页
                3.2.3.2.3 基于可行解获取原始调度问题的上界第113-114页
            3.2.3.3 基于优化问题上下界获取对偶间隙值设置终止条件第114页
        3.2.4 伪次梯度迭代法更新拉格朗日乘子第114-118页
            3.2.4.1 基于梯度迭代方法选择步长和梯度第115-116页
            3.2.4.2 伪次梯度迭代法更新耦合因子第116-117页
            3.2.4.3 最终炼钢-精炼-连铸调度优化方案的确定第117-118页
    3.3 本章小结第118-122页
第4章 基于现场数据优化调度方法实验第122-144页
    4.1 炼钢-精炼-连铸调度现场概况第122-124页
        4.1.1 现场调度机构概况第122-123页
        4.1.2 现场调度设备概况第123-124页
    4.2 仿真实验研究第124-140页
        4.2.1 基于次梯度、伪次梯度法小规模调度问题测试结果比较第124-126页
        4.2.2 炼钢-精炼-连铸不同方法下调度仿真结果比较第126-129页
        4.2.3 基于文方法下的仿真试验结果分析比较第129-140页
            4.2.3.1 文方法中仿真数据分析与提取第129-136页
            4.2.3.2 与文仿真实验结果对比第136-140页
    4.3 现场数据试验第140-142页
        4.3.1 现场试验数据第140-141页
        4.3.2 基于本文方法下的现场试验结果分析第141-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44-150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145-146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146-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8页
致谢第158-162页
所做的科研工作第162页
所获得的奖项第162-164页
发表论文统计第164-166页
个人简历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目标函数法和有限单元法的深基坑井群降水优化分析
下一篇:协商民主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