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4.1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1页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3-25页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5-37页 |
2.1 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文献综述 | 第25-32页 |
2.1.1 国外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文献综述 | 第25-29页 |
2.1.2 国内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文献综述 | 第29-32页 |
2.2 限购政策的文献综述 | 第32-37页 |
2.2.1 关于限购政策合法性的研究 | 第32-33页 |
2.2.2 关于限购政策的有效性的研究 | 第33-34页 |
2.2.3 关于限购政策的实施期限的研究 | 第34-35页 |
2.2.4 限购政策的研究述评 | 第35-37页 |
第3章 房地产调控与限购的理论基础 | 第37-49页 |
3.1 房地产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 第37-41页 |
3.1.1 房地产市场的垄断 | 第37-38页 |
3.1.2 房地产市场的外部性 | 第38-39页 |
3.1.3 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第39-41页 |
3.1.4 房地产具有社会保障性的特点 | 第41页 |
3.2 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和手段 | 第41-43页 |
3.2.1 房地产调控的重点 | 第41-42页 |
3.2.2 房地产调控的手段 | 第42-43页 |
3.3 限购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 | 第43-49页 |
3.3.1 房地产价格的自我支持及其形成原因 | 第44-46页 |
3.3.2 限购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原理 | 第46-47页 |
3.3.3 限购政策取得良好效果的约束条件 | 第47-49页 |
第4章 限购政策出台和实施的博弈分析 | 第49-66页 |
4.1 限购政策的相关利益主体特征分析 | 第49-51页 |
4.1.1 中央政府 | 第49页 |
4.1.2 地方政府 | 第49-50页 |
4.1.3 房地产开发商 | 第50页 |
4.1.4 购房者 | 第50-51页 |
4.2 限购政策出台的博弈分析 | 第51-55页 |
4.2.1 限购政策的出台背景 | 第52页 |
4.2.2 中央政府的策略选择 | 第52-53页 |
4.2.3 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 | 第53-54页 |
4.2.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均衡 | 第54-55页 |
4.3 限购政策实施的博弈分析 | 第55-66页 |
4.3.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限购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博弈 | 第55-60页 |
4.3.2 房地产开发商及投资性购房者的最优策略选择 | 第60-63页 |
4.3.3 限购政策实施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表现 | 第63-66页 |
第5章 限购政策的房地产价格效应 | 第66-84页 |
5.1 限购政策实施前后的房地产价格及其变化趋势 | 第66-69页 |
5.2 限购政策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计量检验 | 第69-84页 |
5.2.1 双重差分模型简介 | 第69-73页 |
5.2.2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 第73-76页 |
5.2.3 变量定义与统计描述 | 第76-78页 |
5.2.4 实证结果及图形描述 | 第78-84页 |
第6章 限购政策的退出及其博弈分析 | 第84-103页 |
6.1 限购政策的退出过程 | 第84-86页 |
6.1.1 限购政策退出的僵持阶段 | 第84-86页 |
6.1.2 限购政策的实际退出阶段 | 第86页 |
6.2 限购政策退出的背景分析 | 第86-94页 |
6.2.1 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情况 | 第87-90页 |
6.2.2 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累计增长率变动情况 | 第90-91页 |
6.2.3 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累计增长率变动情况 | 第91-92页 |
6.2.4 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率变动情况 | 第92-93页 |
6.2.5 限购政策退出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特点 | 第93-94页 |
6.3 限购政策退出的僵持阶段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 第94-99页 |
6.3.1 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 | 第94-98页 |
6.3.2 中央政府的策略选择 | 第98页 |
6.3.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均衡 | 第98-99页 |
6.4 限购政策的实际退出阶段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 第99-103页 |
6.4.1 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 | 第99-100页 |
6.4.2 中央政府的策略选择 | 第100-102页 |
6.4.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均衡 | 第102-103页 |
第7章 房地产限购政策的效果评价与反思 | 第103-113页 |
7.1 限购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效果 | 第103-105页 |
7.2 限购政策的长期延续效果适得其反 | 第105-108页 |
7.3 决策与执行者利益不兼容导致“限购”难收实效 | 第108-111页 |
7.4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 | 第111-113页 |
第8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113-141页 |
8.1 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存在的问题 | 第113-121页 |
8.1.1 房地产调控的政府缺位 | 第113-119页 |
8.1.2 房地产调控的政府越位 | 第119-121页 |
8.2 理顺政府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具体措施 | 第121-141页 |
8.2.1 深化土地政策的改革 | 第121-123页 |
8.2.2 建立竞争性房地产开发体系 | 第123页 |
8.2.3 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 第123-131页 |
8.2.4 建立与完善房地产信息制度 | 第131-132页 |
8.2.5 建立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 第132-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