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贷业务风险与防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标第10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2-16页
    2.1 P2P网贷的起源第12页
    2.2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第12-16页
        2.2.1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的定义第12-13页
        2.2.2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第13-15页
        2.2.3 信用风险管理是世界性命题第15-16页
第3章 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16-20页
    3.1 P2P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16页
    3.2 P2P网贷在中国的运营模式第16-17页
    3.3 P2P网贷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行业定位第17-18页
    3.4 P2P网贷快速扩张引发的问题第18-20页
第4章 我国P2P网贷面临的风险分析第20-24页
    4.1 我国P2P面临的信息科技风险第20页
    4.2 我国P2P面临的法律风险第20-21页
    4.3 我国P2P面临的根本风险—信用风险第21-22页
    4.4 我国P2P网贷公司面临的其他风险第22-24页
第5章 我国P2P风险管理模式第24-30页
    5.1 国内P2P网贷普遍使用率最高的本息担保制度模式分析第24-26页
        5.1.1 担保公司模式第24页
        5.1.2 风险备用金账户担保模式第24-26页
    5.2 以拍拍贷为对象的早期P2P网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第26-27页
    5.3 中国平安陆金所P2P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第27-30页
        5.3.1 陆金所风控要素一—保证金覆盖坏账第27-28页
        5.3.2 陆金所风控要素二—FICO模型的本土化应用第28-29页
        5.3.3 陆金所风控模式其他要素第29-30页
第6章 欧美P2P网贷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实例研究第30-38页
    6.1 成熟资本市场的信用评级制度第30-31页
    6.2 FICO模型原理第31-33页
    6.3 FICO模型在美国的应用情况分析第33-35页
    6.4 国外P2P网贷平台的风险管理研究第35-38页
第7章 完善我国P2P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第38-47页
    7.1 P2P企业内部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第38-40页
        7.1.1 我国P2P企业急需自我定位,活用担保模式第38页
        7.1.2 P2P网贷平台需要加大对信用评分模型的投研力度第38-39页
        7.1.3 具备条件的P2P平台应加快推进产品分级第39-40页
    7.2 P2P可以通过与传统金融行业合作管理其风险第40-44页
        7.2.1 P2P业与银行、保险业展开合作提升信用风险防范能力第40-44页
        7.2.2 P2P网贷平台可以通过资产置换转移信用风险第44页
    7.3 P2P风险外部管控对策建议第44-47页
        7.3.1 关于规范我国P2P行业门槛的对策建议第44-45页
        7.3.2 关于我国加快建立开放性信用评级市场环境的建议第45-46页
        7.3.3 我国可探索式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卷内备考表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绩效的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与研究--SX公司为例
下一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仓库工程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