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42页 |
1.1 原始生殖细胞的特化、迁移和增殖 | 第12-19页 |
1.1.1 原始生殖细胞的特化 | 第12-16页 |
1.1.2 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 | 第16-17页 |
1.1.3 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 | 第17-19页 |
1.2 性原细胞的增殖、静息和迁移 | 第19-21页 |
1.3 Sertoli细胞 | 第21-22页 |
1.4 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 | 第22-27页 |
1.5 减数分裂 | 第27-39页 |
1.5.1 减数分裂起始 | 第27-29页 |
1.5.2 同源染色体配对及联会 | 第29-34页 |
1.5.3 程序性的DNA双链断裂形成和修复 | 第34-39页 |
1.6 精子变形 | 第39页 |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39-42页 |
第2章 MeiosisOnlinel.0数据库的构建 | 第42-52页 |
2.1 引言 | 第42-44页 |
2.2 数据库搭建 | 第44-46页 |
2.3 MeiosisOnlinel.0数据库的使用 | 第46-49页 |
2.3.1 用户界面——搜索功能 | 第46-48页 |
2.3.2 用户界面——预测 | 第48-49页 |
2.4 结果和讨论 | 第49-52页 |
第3章 Pdia3在生精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 第52-70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53-58页 |
3.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53-54页 |
3.2.2 实验相关溶液 | 第54-57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3.2.4 实验动物 | 第5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8-63页 |
3.3.1 小鼠睾丸组织石蜡包埋及切片 | 第58-59页 |
3.3.2 苏木精伊红染色(HE) | 第59-60页 |
3.3.3 免疫组织化学 | 第60-61页 |
3.3.4 Western blot | 第61-62页 |
3.3.5 小鼠精母细胞表面铺展技术 | 第62-63页 |
3.3.6 受精卵的分离和培养 | 第63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3.4.1 Pdia3在睾丸中的表达和定位 | 第63-64页 |
3.4.2 生精细胞中特异性敲除Pdia3导致小鼠生育力降低 | 第64-66页 |
3.4.3 敲除Pdia3的精子体内受精能力减弱 | 第66-67页 |
3.4.4 敲除Pdia3的精子受精后抑制植入前胚胎的发育 | 第67-68页 |
3.4.5 小鼠Sertoli细胞中特异性敲除Pdia3不影响生育 | 第68-69页 |
3.5 结论 | 第69-70页 |
第4章 唯支持细胞综合征致病突变的筛查 | 第70-98页 |
4.1 引言 | 第70-74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74-76页 |
4.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75页 |
4.2.2 实验相关溶液 | 第75页 |
4.2.3 实验仪器 | 第75-76页 |
4.2.4 实验细胞系 | 第76页 |
4.2.5 实验动物 | 第7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6-87页 |
4.3.1 人睾丸组织石蜡包埋及切片 | 第76-77页 |
4.3.2 苏木精伊红染色(HE) | 第77页 |
4.3.3 人精母细胞表面铺展技术 | 第77-78页 |
4.3.4 外显子测序 | 第78-79页 |
4.3.5 果蝇杂交 | 第79页 |
4.3.6 果蝇testis免疫荧光染色 | 第79-80页 |
4.3.7 sgRNA和Cas9质粒构建及切割效率验证 | 第80-85页 |
4.3.8 基因突变小鼠模型制备 | 第85-8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87-93页 |
4.4.1 病例筛选及分类 | 第87-88页 |
4.4.2 筛选潜在致病基因及测序质量进行位点验证 | 第88-89页 |
4.4.3 潜在致病基因sanger测序进行散发病例验证 | 第89页 |
4.4.4 HELQ和BRD4在人睾丸及小鼠不同发育时间点睾丸中的表达及定位 | 第89-92页 |
4.4.5 利用UAS-GAL4系统生殖细胞特异性敲减BRD4在果蝇同源物fs(1)h导致睾丸中生殖细胞缺失 | 第92-93页 |
4.5 讨论与展望 | 第93-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
附录1 参加会议情况 | 第106-107页 |
附录2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