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小分子肽自组装行为研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3页
目录第14-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54页
    1 引言第20-21页
    2 基于二级结构形成的多肽自组装第21-30页
        2.1 α-螺旋(α-Helix)第21-25页
        2.2 β-折叠(β-Sheet)第25-29页
        2.3 β-发夹(β-hairpin)第29-30页
    3 基于两亲性分子结构的多肽自组装第30-40页
        3.1 以脂肪族烷基链为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第30-35页
        3.2 以芳香族功能基为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第35-40页
    4 研究意义和选题思路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54页
第二章 基于带异性电荷的小分子肽间共同自组装形成超分子水凝胶的研究第54-73页
    1 前言第54-55页
    2 实验部分第55-59页
        2.1 试剂和药品第55-56页
        2.2 小分子肽的合成第56-57页
        2.3 酸碱滴定第57页
        2.4 溶液pH调控的自组装第57-58页
        2.5 静电吸引作用调控的自组装第58页
        2.6 振荡流变学第58页
        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58页
        2.8 圆二色谱(CD)第58页
        2.9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58-59页
        2.10 广角X-射线衍射(WXRD)第59页
        2.11 荧光发射光谱第5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3.1 溶液pH调控的自组装第59-64页
        3.2 静电吸引作用调控的自组装第64-69页
    4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第三章 疏水性烷基链链长对两亲性小分子肽自组装行为影响的研究第73-86页
    1 前言第73页
    2 实验部分第73-76页
        2.1 试剂第73-74页
        2.2 两亲性小分子肽的合成第74-75页
        2.3 酸碱滴定第75页
        2.4 两亲性小分子肽的自组装第75-76页
        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76页
        2.6 圆二色谱(CD)第76页
        2.7 拉曼光谱第7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6-82页
        3.1 两亲性多肽的自组装第76-80页
        3.2 自组装两亲性小分子肽的二级结构第80-82页
    4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第四章 富含电正性精氨酸残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行为的研究第86-103页
    1 前言第86-87页
    2 实验部分第87-91页
        2.1 试剂第87页
        2.2 两亲性多肽的合成第87-90页
        2.3 两亲性多肽的自组装第90页
        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90页
        2.5 圆二色谱(CD)第90-91页
        2.6 荧光发射光谱第91页
        2.7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9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1-99页
        3.1 以FMOC基团为疏水性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第91-93页
        3.2 以脂肪族烷基链为疏水性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第93-99页
    4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第五章 通过界面自组装在石英板表面构建垂直排列的纳米棒第103-118页
    1 前言第103-104页
    2 实验部分第104-108页
        2.1 试剂第104-105页
        2.2 丁二酸单芘甲酯合成第105页
        2.3 含光敏性芘甲酯端基的Py-Gly-Gly-OH二肽合成第105-106页
        2.4 Py-Gly-Gly-OH二肽的溶液自组装第106-107页
        2.5 石英板表面改性第107页
        2.6 Py-Gly-Gly-OH二肽的界面自组装第107页
        2.7 接触角(CA)第107页
        2.8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107-108页
        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108页
        2.10 椭圆偏振光谱(SE)第108页
        2.11 荧光发射光谱第10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08-115页
        3.1 Py-Gly-Gly-OH二肽的溶液自组装第108-110页
        3.2 Py-Gly-Gly-OH二肽的界面自组装第110-115页
    4 结论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8页
第六章 生理葡萄糖代谢调控的小分子肽自组装作为可视化葡萄糖检测生物传感器第118-133页
    1 前言第118-119页
    2 实验部分第119-123页
        2.1 试剂第119-120页
        2.2 小分子肽Gelator 1的合成第120页
        2.3 小分子肽Gelator 2的合成第120-121页
        2.4 酸碱滴定第121页
        2.5 葡萄糖代谢调控的自组装第121-122页
        2.6 振荡流变学第122页
        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122页
        2.8 圆二色谱(CD)第122页
        2.9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122页
        2.10 荧光发射光谱第122-12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23-129页
        3.1 小分子肽Gelator 1的葡萄糖代谢调控自组装第123-125页
        3.2 小分子肽Gelator 2的葡萄糖代谢调控自组装第125-128页
        3.3 葡萄糖代谢调控的自组装作为葡萄糖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第128-129页
    4 结论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3页
第七章 自组装硼酸肽纳米纤维作为功能性模板用于表面硼配位化学的研究第133-153页
    1 前言第133-134页
    2 实验部分第134-137页
        2.1 试剂第134页
        2.2 硼酸肽的合成第134-135页
        2.3 酸碱滴定第135-136页
        2.4 硼酸肽凝胶的制备第136页
        2.5 振荡流变学第136页
        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136页
        2.7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136页
        2.8 圆二色谱(CD)第136页
        2.9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136-137页
        2.10 荧光发射光谱第137页
        2.11 高效液相色谱(HPLC)第137页
        2.12 纳米纤维模板上硼配位反应第13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37-147页
        3.1 硼酸肽的自组装第137-141页
        3.2 自组装纳米纤维模板上硼配位反应第141-147页
    4 结论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3页
第八章 自组装多肽凝胶作为眼内药物控释载体用于抑制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组织瘢痕化的研究第153-175页
    1 前言第153-154页
    2 实验部分第154-158页
        2.1 试剂第154页
        2.2 动物第154页
        2.3 小分子肽的合成第154-155页
        2.4 自组装凝胶的制备第155页
        2.5 振荡流变学第155-156页
        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156页
        2.7 圆二色谱(CD)第156页
        2.8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156页
        2.9 荧光发射光谱第156页
        2.10 体外药物释放第156页
        2.11 滤过手术第156-157页
        2.12 临床观察第157-158页
        2.13 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第15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58-170页
        3.1 自组装凝胶的表征第158-160页
        3.2 自组装凝胶的体外药物释放第160-161页
        3.3 自组装凝胶的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第161-162页
        3.4 滤过手术和临床观察第162-166页
        3.5 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第166-170页
    4 结论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5页
第九章 治疗型自组装糖肽凝胶作为眼内抗增生药物替代材料用于抑制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组织瘢痕化的研究第175-195页
    1 前言第175-176页
    2 实验部分第176-181页
        2.1 试剂第176-177页
        2.2 动物第177页
        2.3 小分子肽的合成第177页
        2.4 糖肽合成第177-178页
        2.5 糖肽凝胶的制备第178页
        2.6 振荡流变学第178页
        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178页
        2.8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178-179页
        2.9 圆二色谱(CD)第179页
        2.10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179页
        2.11 荧光发射光谱第179页
        2.12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79页
        2.13 滤过手术第179-180页
        2.14 临床观察第180页
        2.15 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第180-18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81-189页
        3.1 糖肽的自组装第181-184页
        3.2 糖肽凝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第184-185页
        3.3 滤过手术和临床观察第185-187页
        3.4 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第187-189页
    4 结论第189-191页
    参考文献第191-195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95-200页
致谢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Z31B镁合金复合化学转化膜改性研究
下一篇:纳豆激酶的体外定向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