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粒子探测技术、辐射探测技术与核仪器仪表论文--辐射探测技术和仪器仪表论文

管道内LRAD关键参数影响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6页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 主要成果第15-16页
第2章 LRAD 技术测量管道α污染的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α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16-17页
        2.1.1 α粒子的性质第16页
        2.1.2 电离第16-17页
    2.2 α粒子电离能量损失第17页
    2.3 LRAD 技术测量管道内α活度的原理第17-18页
    2.4 电子和离子在气体中的运动第18-23页
        2.4.1 复合第19-21页
        2.4.2 复合率与探测距离有直接的关系第21页
        2.4.3 吸附第21-23页
第3章 LRAD 测量系统及测试条件第23-30页
    3.1 LRAD 测量系统第23-26页
        3.1.1 探测单元第23-24页
        3.1.2 空气驱动单元第24-25页
        3.1.3 电源供电单元第25页
        3.1.4 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第25-26页
        3.1.5 存储和显示单元第26页
    3.2 测试条件第26-27页
    3.3 LRAD 测量系统性能测试第27-30页
        3.3.1 系统稳定性测试第27-28页
        3.3.2 高压坪曲线第28-30页
第4章 温湿度对 LRAD 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第30-40页
    4.1 单一因素影响试验第30-36页
        4.1.1 试验方案第30-31页
        4.1.2 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特征第31-33页
        4.1.3 湿度对测量的影响特征第33-35页
        4.1.4 单一因素影响相关分析第35-36页
    4.2 双因素影响试验第36-38页
        4.2.1 试验方案第36-37页
        4.2.2 试验结果第37-38页
        4.2.3 试验结果分析第38页
        4.2.4 双因素回归方程第38页
    4.3 小结第38-40页
第5章 多面源对 LRAD 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第40-59页
    5.1 多面源影响特征试验方案第40-42页
    5.2 单源影响特征第42-44页
        5.2.1 直管中三个单源的影响第42-43页
        5.2.2 弯管中三个单源的影响第43-44页
    5.3 两源组合影响特征第44-52页
        5.3.1 ~(241)Am(3772.2 Bq)与~(239)Pu(L)(224.4 Bq)组合第44-49页
        5.3.2 ~(241)Am(3772.2Bq)与~(239)Pu(65.8Bq)组合第49-51页
        5.3.3 ~(239)Pu(65.8Bq)与~(239)Pu(L)(224.4Bq)组合第51-52页
    5.4 多源组合影响特征第52-58页
        5.4.1 多源相对间距为 0cm 的影响特征第52-53页
        5.4.2 多源相对间距为 10cm 的影响特征第53-55页
        5.4.3 多源相对间距为 20cm 的影响特征第55页
        5.4.4 多源相对间距为 40cm 的影响特征第55-56页
        5.4.5 多源组合与单源相应位置叠加影响的比较第56-58页
    5.5 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评价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下一篇:中国独立音乐品牌传播路径及效果研究--以摩登天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