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第4-6页
英文摘要 第6页
1 绪 论第12-20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17页
        1.2.1 偶然偏心问题第15页
        1.2.2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指标第15-16页
        1.2.3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叠加效应第16-17页
        1.2.4 双向水平地震效应的组合方法第17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2 关于偶然偏心问题的讨论第20-42页
    2.1 概述第20-23页
    2.2 分析方法及算例设计第23-27页
        2.2.1 分析目的第23页
        2.2.2 分析方法第23-24页
        2.2.3 分析指标第24页
        2.2.4 算例设计第24-27页
    2.3 结果分析第27-41页
        2.3.1 单层单向偏心结构第28-38页
        2.3.2 多高层单向偏心结构第38-39页
        2.3.3 单层双向偏心结构第39-41页
    2.4 小结第41-42页
3 关于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扭转效应指标的讨论第42-60页
    3.1 概述第42页
    3.2 相对扭转效应第42-50页
        3.2.1 相对扭转效应的公式推导第42-45页
        3.2.2 结果对比第45-46页
        3.2.3 规范相关条文分析第46-49页
        3.2.4 双向偏心结构相对扭转效应的讨论第49-50页
    3.3 扭转与平动引起的剪力比值第50-55页
        3.3.1 算例设计第51-52页
        3.3.2 结果分析第52-55页
    3.4 楼层偏心扭转角第55-59页
        3.4.1 算例分析第56-58页
        3.4.2 楼层偏心扭转角与相对扭转效应之间的关系第58-59页
    3.5 小结第59-60页
4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对构件设计轴力的影响初探第60-72页
    4.1 概述第60页
    4.2 基于时程分析方法的构件轴力效应分析第60-64页
        4.2.1 分析目的及方法第60-61页
        4.2.2 算例设计第61页
        4.2.3 用于分析的地震记录的确定第61-63页
        4.2.4 结果分析第63-64页
    4.3 基于反应谱分析方法的构件轴力效应分析第64-69页
        4.3.1 分析目的及方法第64页
        4.3.2 算例设计第64-66页
        4.3.3 结果分析第66-69页
    4.4 单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设计轴力的变化第69-71页
        4.4.1 影响柱轴压比的设计轴力变化第69-70页
        4.4.2 影响柱配筋的设计轴力变化第70-71页
    4.5 小结第71-72页
5 双向水平地震共同作用下结构效应组合方法研究第72-96页
    5.1 概述第72-73页
    5.2 国内外现有组合方法对比第73-74页
    5.3 多维地震动反应组合公式的理论推导第74-78页
    5.4 现行规范组合方法的讨论第78-80页
        5.4.1 规范组合方法的由来第78-79页
        5.4.2 以往关于规范组合方法的研究第79-80页
    5.5 分析方法及算例设计第80-87页
        5.5.1 分析目的及方法第80-81页
        5.5.2 算例设计第81-82页
        5.5.3 双向水平地震记录的确定第82-85页
        5.5.4 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及统计方式第85-87页
    5.6 结果分析第87-94页
        5.6.1 剪力的相对误差统计分析第87-92页
        5.6.2 轴力的相对误差统计分析第92-94页
    5.7 小结第94-96页
6 结束语第96-100页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第96-98页
    6.2 建议及后续工作展望第98-100页
致 谢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斯密问题”的法理学解释
下一篇: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审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