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创新江苏省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2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 实践意义第12页
    三、 研究综述第12-21页
        (一)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6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16-21页
    四、 研究方法第21-23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21页
        (二) 问卷调查法第21-22页
        (三) 访谈法第22页
        (四) 归纳总结法第22-23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第23-26页
    一、 基本概念第23-24页
        (一) 签发原产地证书概念第23页
        (二) 原产地签证管理概念第23页
        (三) 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概念第23-24页
    二、 理论工具第24-26页
        (一) 风险管理理论第24页
        (二) 公共选择理论第24-25页
        (三) 系统论第25-26页
第二章 江苏省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4页
    一、 江苏省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运行现状第26-30页
        (一)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国货出口取得了显著成绩第26页
        (二) 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认识到产地证的重要性第26页
        (三) 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签证管理人员第26-27页
        (四) 签证数量急增而政府人力资源有限第27页
        (五) 部分签证企业和申领员缺乏原产地认识第27-29页
        (六) 签证产品种类增多而原产地规则日趋复杂化第29-30页
    二、 江苏省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第30-32页
        (一) 签证业务量高速增长与签证人员紧缺矛盾突出第31页
        (二) 对签证企业管理方式落后第31页
        (三) 产品敏感度分类落后第31页
        (四) 缺少申领员管理的相关手段和依据第31页
        (五) 各地管理不统一,无完整管理体系第31-32页
    三、 江苏省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4页
        (一) 签证管理相关规定多年未变可执行性低第32页
        (二) 备案企业覆盖面不全且缺乏代理企业管理规定第32-33页
        (三) 签证产品分类只有原则而抽查比例不具体第33页
        (四) 对申领人员的管理缺乏细化规定第33页
        (五) 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手段第33-34页
第三章 构建原产地签证分类管理模式的思考第34-39页
    一、 创新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的目的、理念和原则第34-36页
        (一) 明确创新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的目的第34-35页
        (二) 新建守法便利、失信惩戒的理念第35页
        (三) 重构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的原则第35-36页
    二、 创新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第36-37页
        (一) 提高签证管理工作效率第36页
        (二) 控制签证管理工作风险第36页
        (三) 促进签证企业提高诚信管理水平第36页
        (四) 促进原产地申领员整体素质提高第36-37页
        (五) 对接国外“注册出口商”签证新规定第37页
    三、 创新原产地签证管理模式的思路第37-39页
        (一) 建立全面科学的企业诚信等级评价机制第38页
        (二) 在风险分析基础上设定重点关注产品清单第38页
        (三) 建立申领员诚信档案并实施动态分级管理第38页
        (四) 对企业、产品和申领员的三维组合实施分类管理模式第38-39页
第四章 原产地签证分类管理三维模式的路径研究第39-48页
    一、 建立诚信管理基础上的签证企业分类评价机制第39-43页
        (一) 确立签证企业分类原则第39-40页
        (二) 企业原产地工作质量指标分析第40-42页
        (三) 构建签证企业分类评价规范第42-43页
    二、 建立风险分析基础上的产品分类机制第43-44页
        (一) 确立产品分类原则第43页
        (二) 构建产品分类判定规范第43-44页
    三、 建立申报工作质量评价基础上的申领员评级机制第44-45页
        (一) 明确申领员职责和义务第44页
        (二) 构建申领员评级规则第44-45页
    四、 建立基于企业、产品、申领员三维信息的分类管理模式第45-48页
        (一) 严密监管方式第45-46页
        (二) 一般监管方式第46页
        (三) 信用监管方式第46页
        (四) 分类管理三维模式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件1:调查表格第52-59页
附件2:访谈提纲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路径研究--以常州市某医院为例
下一篇: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