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10-17页 |
1.2.1 盈余质量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现金持有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盈余质量对现金持有影响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盈余质量与现金持有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33页 |
2.1 盈余质量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2.1.1 盈余质量的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2.1.2 盈余质量的界定 | 第22页 |
2.1.3 盈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2.2 现金持有相关理论分析 | 第24-26页 |
2.2.1 现金持有的界定 | 第24页 |
2.2.2 现金持有的基础理论 | 第24-26页 |
2.3 盈余质量对现金持有的作用机制 | 第26-32页 |
2.3.1 盈余质量对现金持有的直接影响 | 第26-27页 |
2.3.2 盈余质量对现金持有的间接影响 | 第27-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第33-46页 |
3.1 指标的选取 | 第33-43页 |
3.1.1 盈余质量指标的选取 | 第33-37页 |
3.1.2 现金持有指标的选取 | 第37页 |
3.1.3 控制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37-43页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3-44页 |
3.3 模型的设计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盈余质量对现金持有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6-63页 |
4.1 研究数据来源 | 第46页 |
4.2 应计质量的计算及检验 | 第46-49页 |
4.2.1 总应计质量的计算 | 第46-47页 |
4.2.2 可操纵应计质量的计算 | 第47页 |
4.2.3 固有应计质量的计算 | 第47-48页 |
4.2.4 模型的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9-51页 |
4.4 盈余质量与现金持有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3页 |
4.5 盈余质量对现金持有影响回归分析 | 第53-57页 |
4.5.1 固有应计质量对现金持有影响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4.5.2 可操纵应计质量对现金持有影响回归分析 | 第54-56页 |
4.5.3 固有应计质量与可操纵应计质量对现金持有影响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4.6 稳健性检验 | 第57-60页 |
4.6.1 固有应计质量作为替代变量稳健性检验 | 第57-58页 |
4.6.2 可操纵应计质量作为替代变量稳健性检验 | 第58-59页 |
4.6.3 固有应计质量与可操纵应计质量作为替代变量稳健性检验 | 第59-60页 |
4.7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8 对策与建议 | 第6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