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护环的制备及加工精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复合材料电机护环的发展 | 第12-16页 |
1.2.1 电机护环的发展 | 第12-14页 |
1.2.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护环 | 第14-16页 |
1.3 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研究 | 第16-23页 |
1.3.1 复合材料的切削力 | 第17-18页 |
1.3.2 复合材料的切削热 | 第18-19页 |
1.3.3 复合材料的切削工艺 | 第19-21页 |
1.3.4 复合材料的切削刀具 | 第21-2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复合材料电机护环的设计 | 第25-4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600 MWe 级电机用护环的设计 | 第25-26页 |
2.2.1 复合材料护环纤维树脂体系的选择 | 第25-26页 |
2.2.2 护环的尺寸设计 | 第26页 |
2.3 电机护环的受力分析 | 第26-31页 |
2.3.1 护环径向和环向应力的计算 | 第27-30页 |
2.3.2 有限元法计算护环应力 | 第30-31页 |
2.4 电机护环的热膨胀设计 | 第31-39页 |
2.4.1 考虑热效应的单层板应力 -应变关系 | 第32-34页 |
2.4.2 层合板热膨胀系数的计算 | 第34-35页 |
2.4.3 复合材料护环热膨胀系数的计算 | 第35-37页 |
2.4.4 有限元法计算护环及转子位移变形量 | 第37-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复合材料护环的制备及切削加工 | 第40-49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1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第40-41页 |
3.2.2 缠绕成型工艺 | 第41页 |
3.3 缠绕芯模的设计 | 第41-43页 |
3.3.1 芯模设计时的考虑因素 | 第41-42页 |
3.3.2 芯模的选材 | 第42页 |
3.3.3 芯模的设计方案 | 第42-43页 |
3.4 复合材料护环的制备过程 | 第43-45页 |
3.4.1 纤维 - 树脂体系的选择 | 第43-44页 |
3.4.2 实验设备 | 第44页 |
3.4.3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3.4.4 制备的复合材料护环 | 第45页 |
3.5 复合材料护环的切削加工 | 第45-48页 |
3.5.1 加工设备 | 第46页 |
3.5.2 切削过程及结果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复合材料护环热膨胀性能的有限元模拟 | 第49-57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建模及参数设置 | 第49-53页 |
4.2.1 护环模型的建模 | 第49-50页 |
4.2.2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50-51页 |
4.2.3 定义分析步 | 第51-52页 |
4.2.4 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52页 |
4.2.5 网格划分 | 第52-53页 |
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3-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有限元仿真 | 第57-70页 |
5.1 引言 | 第57-58页 |
5.2 复合材料的失效准则 | 第58-59页 |
5.3 切削模型的有限元建模 | 第59-62页 |
5.4 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62-69页 |
5.4.1 不同纤维角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 第62-66页 |
5.4.2 切削工件受到的切削力 | 第66-67页 |
5.4.3 刀具与工件受到的的接触应力和摩擦力 | 第67-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