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轴承-转子系统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轴承-转子系统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1.2.2 轴承-转子系统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滚动轴承动力学特性的理论和方法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赫兹接触理论经典解 | 第15-18页 |
2.3 滚动轴承中滚动体的运动 | 第18-19页 |
2.4 滚动轴承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19-23页 |
2.4.1 滚动轴承静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2.4.2 滚动轴承动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5 阻尼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陀螺转子系统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3.3 有限元法在结构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3.4 陀螺转子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案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轴承-转子系统有限元分析准备工作 | 第29-40页 |
4.1 引言 | 第29页 |
4.2 研究对象-力矩陀螺简介 | 第29-31页 |
4.3 Workbench软件简介 | 第31-32页 |
4.4 建立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第32-35页 |
4.4.1 转子系统几何模型 | 第32页 |
4.4.2 轴承的等效几何模型 | 第32-33页 |
4.4.3 转子系统的材料属性 | 第33-34页 |
4.4.4 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4.5 转子系统的边界条件 | 第35-36页 |
4.6 弹簧刚度的计算 | 第36-39页 |
4.6.1 预紧力的计算 | 第36-37页 |
4.6.2 滚动体滚动体的离心力的计算 | 第37页 |
4.6.3 单根弹簧刚度的计算方式 | 第37-38页 |
4.6.4 弹簧刚度的计算结果 | 第38-3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40-56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转子系统的模态分析 | 第40-42页 |
5.2.1 实特征值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5.2.2 模态有效质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1-42页 |
5.2.3 求解方法 | 第42页 |
5.3 转子系统模态分析结果 | 第42-46页 |
5.3.1 模态固有频率 | 第42页 |
5.3.2 模态有效质量 | 第42-44页 |
5.3.3 模态振型 | 第44-46页 |
5.4 随机振动分析 | 第46-55页 |
5.4.1 随机振动理论基础 | 第46-47页 |
5.4.2 随机振动分析过程 | 第47-49页 |
5.4.3 转子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结果 | 第49-55页 |
5.5 转子系统动力学结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转子系统的校核和建议 | 第56-62页 |
6.1 转子系统临界转速校核 | 第56-58页 |
6.1.1 校核过程设计 | 第56-57页 |
6.1.2 计算结果及结论 | 第57-58页 |
6.2 轴承刚度校核 | 第58-61页 |
6.2.1 滚动轴承动刚度的简化计算流程 | 第58-60页 |
6.2.2 计算结果及结论 | 第60-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