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桃山林场杨桦天然次生林结构和竞争特征及模拟采伐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综述第11-16页
        1.2.1 林分非空间结构第11-12页
        1.2.2 林分空间结构第12-15页
        1.2.3 林分竞争第15-16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6-18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6-17页
        2.1.1 地理位置第16页
        2.1.2 气候条件第16页
        2.1.3 水文条件第16页
        2.1.4 土壤状况第16-17页
    2.2 森林资源现状第17页
    2.3 社会经济条件第17-18页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25页
    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3.1.1 研究目标第18页
        3.1.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3.2 研究方法第19-24页
        3.2.1 数据采集第19页
        3.2.2 数据处理第19-24页
    3.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4 杨桦天然次生林的基本结构特征第25-31页
    4.1 杨桦天然次生林的树种组成结构第25-26页
    4.2 直径结构第26-29页
        4.2.1 径阶株数分布第26-27页
        4.2.2 直径分布拟合及检验第27-29页
    4.3 树高曲线方程第29-31页
5 杨桦天然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第31-41页
    5.1 树种混交程度第31-34页
        5.1.1 各样地不同树种混交度及其频率分布第31-32页
        5.1.2 不同样地林分的混交度第32-33页
        5.1.3 混交度随径阶的变化规律第33-34页
    5.2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第34-36页
        5.2.1 不同样地林分的大小分化程度第34-35页
        5.2.2 各样地林木的大小分化程度及其频率分布第35-36页
        5.2.3 大小比数随径阶的变化规律第36页
    5.3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第36-37页
    5.4 林分开阔比数第37-41页
        5.4.1 各样地和树种的开阔比数及其频率分布第38-39页
        5.4.2 开阔比数随径阶的变化规律第39-40页
        5.4.3 开阔比数与大小比数相关分析第40-41页
6 林木竞争和生态位研究第41-46页
    6.1 杨桦次生林的生态位特征第41-43页
    6.2 杨桦次生林单木竞争分析第43-46页
        6.2.1 各树种与整个林分的竞争指数第43页
        6.2.2 对象木特征及白桦种内竞争分析第43-45页
        6.2.3 杨桦次生林种间竞争分析第45-46页
7 杨桦天然次生林结构调整模拟第46-69页
    7.1 结构调整模拟设置、目标及原则第46-47页
        7.1.1 调整方案第46页
        7.1.2 调整目标第46页
        7.1.3 模拟采伐原则第46-47页
    7.2 调整后杨桦天然次生林基本结构分析第47-52页
        7.2.1 树种组成第47-51页
        7.2.2 直径结构第51-52页
    7.3 调整后杨桦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分析第52-65页
        7.3.1 结构单元的距离尺度第52-55页
        7.3.2 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第55-57页
        7.3.3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第57-61页
        7.3.4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第61-63页
        7.3.5 林分开阔比数第63-65页
    7.4 调整后杨桦天然次生林竞争分析第65-69页
        7.4.1 各树种与整个林分的竞争指数第65-66页
        7.4.2 调整后白桦种内竞争分析第66-67页
        7.4.3 调整后杨桦天然次生林种间竞争分析第67-69页
8 杨桦天然次生林结构调整模拟效果评价及其方案确定第69-72页
    8.1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第69-71页
    8.2 模拟采伐方案的确定第71-72页
9 结论与讨论第72-75页
    9.1 结论第72-73页
    9.2 讨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作者简介第79-80页
致谢第80-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太行山低山区水土保持林空气离子特征研究
下一篇:江枫译诗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