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弹性滑板复合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引言第10页
   ·隔震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概况第10-12页
     ·国外隔震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第10-11页
     ·国内隔震结构的发展和研究第11-12页
   ·复合隔震体系简介第12-14页
     ·普通橡胶支座与摩擦滑板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第12-13页
     ·普通橡胶支座与摩擦滑板串联复合隔震体系第13页
     ·普通橡胶支座与弹性滑板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4-15页
第2章 弹性滑板复合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第15-25页
   ·引言第15页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第15-19页
     ·模型设计第15-17页
     ·模型制作第17-19页
   ·隔震系统第19-21页
     ·试验用隔震支座第19页
     ·隔震支座性能参数第19-20页
     ·隔震层支座布置第20-21页
   ·振动台试验第21-24页
     ·试验设备第21-22页
     ·试验用地震波第22-23页
     ·测点布置第23-24页
     ·试验加载工况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弹性滑板复合隔震振动台试验结果第25-47页
   ·引言第25页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第25-33页
     ·模型结构各层最大加速度反应第25-28页
     ·模型结构底层加速度时程曲线第28-33页
   ·模型结构位移反应第33-41页
     ·模型结构各层最大位移反应第33-36页
     ·模型结构隔震层位移时程曲线第36-41页
   ·模型结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第41-46页
     ·LWD 波作用下模型结构底层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第41-43页
     ·EL-Centro 波作用下模型结构底层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第43-44页
     ·迁安波作用下模型结构底层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第47-66页
   ·引言第47页
   ·摩擦承压比对模型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第47-56页
     ·摩擦承压比对模型最大基底剪力系数的影响第47-49页
     ·摩擦承压比对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影响第49-51页
     ·摩擦承压比对模型加速度及位移时程曲线的影响第51-53页
     ·摩擦承压比对模型加速度频谱的影响第53-54页
     ·摩擦承压比对隔震层滞回曲线的影响第54-56页
   ·地震烈度对模型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第56-61页
     ·地震烈度对模型最大基底剪力系数的影响第56-58页
     ·地震烈度对模型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影响第58-59页
     ·地震烈度对模型加速度频谱的影响第59-61页
   ·地震波对模型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地震波对模型最大基底剪力系数的影响第61页
     ·地震波对模型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影响第61页
     ·地震波对模型加速度频谱的影响第61-62页
   ·弹性滑板和刚性滑板复合隔震隔震性能对比第62-65页
     ·模型结构最大基底剪力系数对比第62-64页
     ·模型结构加速度频谱对比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弹性滑板复合隔震工程实例有限元分析第66-74页
   ·工程概况第66页
   ·隔震结构设计第66-68页
     ·隔震支座性能参数第66-67页
     ·隔震层支座布置第67-68页
   ·软件分析第68-69页
     ·隔震层有限元模拟第68-69页
     ·分析工况第69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69-73页
     ·结构的自振周期第69-70页
     ·结构加速度反应第70页
     ·结构位移反应第70-71页
     ·合理隔震方案选择第71-72页
     ·合理方案的隔震效果第72页
     ·隔震层耗能分析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作者简介第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圆孔蜂窝梁滞回性能及破坏模式分析
下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桁架结构模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