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蜂窝梁 | 第10页 |
·蜂窝梁的应用及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蜂窝梁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15-28页 |
·蜂窝梁模型 | 第15-16页 |
·圆形孔的蜂窝梁制作方法 | 第15-16页 |
·正六边形孔的蜂窝梁制作方法 | 第16页 |
·蜂窝梁参数的取值 | 第16-17页 |
·相似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几何相似 | 第17-18页 |
·相似指标 | 第18页 |
·物理过程的相似 | 第18页 |
·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相似关系 | 第18-26页 |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相似关系 | 第18-21页 |
·跨内均布面荷载作用下的相似关系 | 第21-23页 |
·两个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相似关系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圆孔蜂窝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 | 第28-50页 |
·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8-29页 |
·基本假定 | 第29-30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0-35页 |
·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30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0-32页 |
·边界约束 | 第32页 |
·加载制度 | 第32-35页 |
·构件分析类型 | 第35页 |
·圆孔蜂窝梁的抗震性能评价指标 | 第35-37页 |
·滞回曲线 | 第35页 |
·耗能能力 | 第35-36页 |
·骨架曲线 | 第36-37页 |
·位移延性系数 | 第37页 |
·高跨比D 对圆孔蜂窝梁的滞回性能影响 | 第37-49页 |
·低周反复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 | 第37-41页 |
·低周反复跨内两个集中荷载作用下滞回性能 | 第41-45页 |
·低周反复均布荷载作用下滞回性能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圆孔蜂窝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破坏模式 | 第50-69页 |
·规定描述语言 | 第50页 |
·低周反复跨中集中力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 第50-57页 |
·D=10 的破坏模式 | 第50-51页 |
·D=12 的破坏模式 | 第51-52页 |
·D=14 的破坏模式 | 第52-55页 |
·D=16 的破坏模式 | 第55-56页 |
·D=18 的破坏模式 | 第56-57页 |
·低周反复跨内两集中力作用下圆孔蜂窝梁的受力破坏模式 | 第57-62页 |
·D=10 的破坏模式 | 第57-58页 |
·D=12 的破坏模式 | 第58-59页 |
·D=14 的破坏模式 | 第59-61页 |
·D=16 的破坏模式 | 第61页 |
·D=18 的破坏模式 | 第61-62页 |
·低周反复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圆孔蜂窝梁的受力破坏模式 | 第62-68页 |
·D=10 的破坏模式 | 第62-63页 |
·D=12 的破坏模式 | 第63-64页 |
·D=14 的破坏模式 | 第64-66页 |
·D=16 的破坏模式 | 第66-67页 |
·D=18 的破坏模式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