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1.1 “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 “后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后碳”与“后碳社会” | 第28-43页 |
2.1 从高碳到低碳 | 第28-30页 |
2.2 从低碳到后碳 | 第30-31页 |
2.3 后碳社会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 第31-37页 |
2.4 后碳社会的城市发展 | 第37-43页 |
第三章 浙江省城镇化建设目标 | 第43-58页 |
3.1 中央文件精神与城镇化 | 第43-47页 |
3.2 浙江城镇化历程 | 第47-48页 |
3.3 浙江城镇化建设目标 | 第48-51页 |
3.4 浙江城镇化建设基本内容 | 第51-53页 |
3.5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 第53-55页 |
3.6 浙江省城镇化建设与“碳排放” | 第55-58页 |
第四章 浙江城镇化建设的约束性条件 | 第58-83页 |
4.1 浙江城市的“高碳排”现状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 第58-62页 |
4.2 后碳时代浙江城镇化建设的约束条件 | 第62-83页 |
第五章 后碳社会浙江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83-95页 |
5.1 调整能源结构 | 第83-84页 |
5.2 调整产业结构 | 第84-87页 |
5.3 构建后碳建筑 | 第87-90页 |
5.4 减少交通碳排放 | 第90-91页 |
5.5 倡导后碳生活方式 | 第91-92页 |
5.6 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第92-93页 |
5.7 增加碳汇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