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量刑程序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1-15页 |
(一) 量刑程序 | 第11-12页 |
1、量刑程序的概念 | 第11页 |
2、量刑程序的特点 | 第11-12页 |
3、量刑程序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量刑公正 | 第12-14页 |
1、量刑公正的基本含义 | 第12-13页 |
2、量刑公正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三) 量刑程序与量刑公正之间的关系 | 第14-15页 |
1、量刑程序是实现量刑公正的进路之一 | 第14页 |
2、公正的量刑程序是实现量刑公正的根本路径 | 第14-15页 |
二、量刑程序的域外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15-18页 |
(一) 英美法系独立的量刑程序 | 第15-16页 |
1、英国 | 第15-16页 |
2、美国 | 第16页 |
(二) 大陆法系合一的量刑程序 | 第16-17页 |
1、德国 | 第16页 |
2、法国 | 第16-17页 |
(三) 两大法系量刑程序模式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启示 | 第17-18页 |
三、我国现行量刑程序的问题及成因 | 第18-22页 |
(一) 我国现行量刑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1、定罪和量刑程序合一影响量刑公正 | 第18-19页 |
2、法官裁量权缺乏有效规制 | 第19页 |
3、量刑程序缺乏控辩参与 | 第19-20页 |
4、量刑判决缺乏说理 | 第20页 |
(二) 我国现行量刑程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0-22页 |
1、量刑程序存在制度缺陷:阻碍程序正义的实现 | 第20页 |
2、司法不独立:法官裁量权受到不当干扰 | 第20-21页 |
3、司法腐败严重:影响量刑公正 | 第21页 |
4、法官未实现精英化:不利于公正判决的形成 | 第21-22页 |
四、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价值导向 | 第22-29页 |
(一) 量刑程序改革的核心理念 | 第22-24页 |
1、审判中立 | 第22-23页 |
2、充分参与 | 第23页 |
3、控辩平等 | 第23-24页 |
4、裁判及时 | 第24页 |
(二) 我国量刑程序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24-25页 |
1、定罪与量刑并重原则 | 第24页 |
2、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原则 | 第24-25页 |
3、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并重的原则 | 第25页 |
4、宽严相济的原则 | 第25页 |
(三) 量刑程序改革应当厘清的几个关系 | 第25-29页 |
1、量刑裁量权与对量刑裁量权的制约之间的关系 | 第25-27页 |
2、量刑统一化和量刑个别化的关系 | 第27页 |
3、量刑公正与民意之间的关系 | 第27-29页 |
五、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制度设计 | 第29-42页 |
(一) 构建独立的量刑程序 | 第29-34页 |
1、独立量刑程序的基本内涵 | 第29页 |
2、我国独立量刑程序的具体设置 | 第29-31页 |
2、独立量刑程序的正当性分析 | 第31-33页 |
3、构建独立的量刑程序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二) 建立与完善量刑程序的配套制度 | 第34-42页 |
1、量刑建议制度 | 第34-36页 |
2、量刑辩护权制度 | 第36-39页 |
3、量刑理由展示制度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