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情”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原因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情出于性”——荀子性情论 | 第11-23页 |
第一节 荀子之人性论 | 第11-16页 |
一、荀子之前的人性论 | 第12-13页 |
二、荀子的人性论 | 第13-16页 |
第二节 荀子人性论视野中的“情” | 第16-23页 |
一、“情”之内涵 | 第17-19页 |
二、“情”乃“性”之质 | 第19-21页 |
三、荀子人性论视野中的“情”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以“礼”节“情”——荀子礼情论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儒家“礼一情”关系略论 | 第23-27页 |
一、简论儒家之“礼”和“情” | 第23-24页 |
二、孔、孟的礼情关系 | 第24-27页 |
第二节 以“礼”节“情”:荀子的“礼一情”关系 | 第27-31页 |
一、情欲关系 | 第27-28页 |
二、情安礼:融合一和解一协调 | 第28-30页 |
三、情与法:礼的强制性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以“礼”节“情”的现实性 | 第31-34页 |
一、以“礼”节“情”的人性论基础 | 第32页 |
二、以“礼”节“情”的社会环境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以“乐”和“情”——荀子乐情论 | 第34-44页 |
第一节 荀子之“乐”的背景及目的 | 第34-39页 |
一、反对墨子的“非乐” | 第34-37页 |
二、荀子之“乐”的内在超越性目的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荀子之“乐”“情”关系 | 第39-44页 |
一、乐出于情 | 第39-40页 |
二、乐和人情 | 第40-41页 |
三、“乐和人情”的意义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荀子“情”论的影响及反思 | 第44-51页 |
第一节 荀子“情”论对后世的影响 | 第44-48页 |
第二节 荀子“情”论的反思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